[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碳化硅电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5161.7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4;H05B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碳化硅 电热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腐蚀碳化硅电热元件,涉及碳化硅技术领域,包括碳化硅主体,所述碳化硅主体右端套设有两组外接套管,两组所述外接套管右端皆轴承连接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皆轴承连接有通电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外接块和第一内槽,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外接套管即可使得外接套管连接于碳化硅主体,且通过通电管能够快速通电,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升了装置检修时的便利性,同时设置有支撑机构,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胶带缠绕木棍将两组冷却管阻隔的方式,通过第一插杆、套筒和第二插杆对两组冷却管进行支撑,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碳化硅电热元件。
背景技术
碳化硅发热体是一种常用的加热元件,由于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发热材料中最经久耐用、价廉物美的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轻工、化工、电子、硅酸、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药卫生等部门的高温技术领域;
现有的现有的碳化硅电热原件一般设置为一个整体,当部分零件损伤或者老化时无法进行单独检修或者更换,必须整体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耐腐蚀碳化硅电热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碳化硅电热元件无法单独对部分零件进行检修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碳化硅电热元件,包括碳化硅主体,所述碳化硅主体右端套设有两组外接套管,两组所述外接套管右端皆轴承连接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皆轴承连接有通电管。
优选的,所述碳化硅主体右侧开设有第一外接块,且外接套管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外接块的形状和第一内槽的形状皆设置为螺纹状,且第一外接块的形状和第一内槽的形状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通电管内壁开设有第二内槽,且第二内槽设置为螺纹状,所述通电管外壁喷涂有防腐蚀层,且防腐蚀层材质为铝材质。
优选的,两组所述冷却管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管道,两组所述冷却管内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内部皆开设有凹槽,左侧所述凹槽内部插设有第一插杆,且第一插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插设有第二插杆,且第二插杆右端插设于右侧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且第二插杆外侧开设有第二外接块,所述第三内槽的形状和第二外接块的形状皆设置为螺纹状,且第三内槽的形状和第二外接块的形状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凹槽、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形状皆设置为圆柱状,且凹槽、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外接块和第一内槽,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外接套管即可使得外接套管连接于碳化硅主体,且通过通电管能够快速通电,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升了装置检修时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胶带缠绕木棍将两组冷却管阻隔的方式,通过第一插杆、套筒和第二插杆对两组冷却管进行支撑,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且通过第三内槽和第二外接块配合,能够对套筒和第二插杆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电管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能硅碳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5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式前照灯
- 下一篇:一种环锻件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