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9581.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武;陈亨军;李建;史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薛义丹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1.一种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包括:
机体(110),所述机体(110)上设有内部容纳腔(111);
送风结构,用于向所述内部容纳腔(111)送风;
底部加热单元(130),设置在所述内部容纳腔(111)中;
扰风结构(140),与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相连接,所述扰风结构(140)用于对经过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空气进行扰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包括大体上呈U形的发热管(131),所述扰风结构(140)位于所述发热管(13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管(131)包括呈C型的第一段管体(131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管体(1313)的两个端部相连的第二段管体(1312)和第三段管体(1311),所述第二段管体(1312)和所述第三段管体(1311)相对设置,所述扰风结构(140)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一段管体(13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风结构(140)包括中心部(141)和连接在所述中心部(141)外周的多个扰风叶片(142),所述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部(141)的外周相连接,所述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与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扰风叶片(142)围绕所述中心部(141)呈辐射状向外延伸,所述多个扰风叶片(142)沿所述中心部(141)的外周切线方向的逆时针方向延伸或顺时针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部(141)呈空心圆柱状,所述中心部(141)的轴线大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扰风叶片(142)的第一端沿所述中心部(141)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中心部(141)焊接相连;
所述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与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外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卡设在所述弧形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还包括:
锅体(120),设置于所述内部容纳腔(111),所述锅体(120)具有锅体内腔(121);
食物支撑网,设置在所述锅体内腔(121)中,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位于所述食物支撑网与所述锅体(120)组件的底壁之间;
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所述机体(11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端部设置有插接部(132),所述机体(110)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连接座(112),所述插接部(132)插设在所述连接座(112)中,所述锅体(120)位于所述食物支撑网下方的侧壁上具有通口,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的至少部分结构经由所述通口延伸入所述锅体内腔(12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所述食物支撑网之间的间距为3至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95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模具的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