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4320.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怡科;张博;孔德超;李哲;李桂阳;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B61D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4 | 代理人: | 孙丹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单轨 轨道 动力 检修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涉及单轨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该装置行走且与轨道梁顶接触的走行轮,走行轮的外侧设有主受力桁架组件,主受力桁架组件的一侧设有位于轨道外侧且用于提供作业人员作业的操作平台篮框,该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减小施工场地,便于轨道梁检修和维保施工,便于实现吊装安装和拆卸,该装置安装到轨道梁上后通过人力作用于内侧篮框即可轻松实现移动,能实现连续作业,无需大型设备配合即可实现轨道梁相关的检修和维保作业,适合于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市政区域或者高低起伏、施工不便的丘陵地区,工艺简单,推广性大,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轻型跨座式单轨的建设逐渐在全国铺展开来。轻型跨座式单轨设计上为了方便城市市民出行,其主要途径市区重要道路或人口交通密集区,现有的跨座式单轨检修维保施工存在周围建筑物众多、交通密集,给施工场地带来极大限制,尤其是正式运营后的轨道梁外侧检修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解决了现有的跨座式单轨检修维保施工存在周围建筑物众多、交通密集,给施工场地带来极大限制,尤其是正式运营后的轨道梁外侧检修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动力检修维保小车,包括支撑该装置行走且与轨道梁顶接触的走行轮,所述走行轮的外侧设有主受力桁架组件,所述主受力桁架组件的一侧设有位于轨道外侧且用于提供作业人员作业的操作平台篮框,所述主受力桁架组件远离操作平台篮框的一侧设有位于轨道内侧且用于配重和放置检修工具的工具平台篮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受力桁架组件的作用便于该装置放置在单轨轨道上,通过操作平台篮框的作用可提供作业人员作业,通过工具平台篮框的作用可携带检修和维护保养的相关工具,通过走行轮的作用减少了行走阻力,便于人力推行,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强,安装及拆卸方便,为检修人员提供较为便捷的施工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施工人力及机械成本,适合于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市政区域或者高低起伏、施工不便的丘陵地区,并且工艺简单,推广性极大,应用前景广泛。
优选的,所述主受力桁架组件靠近操作平台篮框内壁的一侧以及靠近工具平台篮框内壁的一侧分别设有提高该装置行走过程稳定性的一号稳定轮和二号稳定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号稳定轮和二号稳定轮的作用可保持小车的稳定受力姿态,又能有效避开轨道梁两侧的接触轨等设备,两稳定轮内侧到内侧的净空距的设置可便于该装置安装和适应轨道梁的尺寸偏差。
优选的,所述主受力桁架组件包括两个与轨道内壁接触以用于承担整个检修小车行走及载重工作过程中的荷载的主受力桁架,所述主受力桁架呈几字形,两个所述主受力桁架通过两个一号水平连接钢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主受力桁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一号水平连接钢板之间且提高两个主受力桁架连接稳定性的一号斜向连接钢板,两个所述主受力桁架靠近工具平台篮框的一侧通过三号水平连接钢板焊接连接,两个所述主受力桁架靠近操作平台篮框的一侧通过四号水平连接钢板焊接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号水平连接钢板的作用便于两个主受力桁架的固定连接,通过一号斜向连接钢板的作用提高了连个主受力桁架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三号水平连接钢板和四号水平连接钢板的配合,提高了两个主受力桁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两个主受力桁架之间连接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篮框与主受力桁架的连接处以及操作平台篮框的折角处均焊接连接有二号篮框钢板,所述操作平台篮框内均匀焊接连接有若干个承担作业人员重量以及对作业人员起到防护作用的二号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4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料一体下料阀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角度调整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