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7112.8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6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尊奎;胡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李文培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化 碳化硅 反应器 集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集成装置,其属于碳化硅微反应器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物料缓冲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反应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物料缓冲系统通过物料输送系统与反应系统连接,温度控制系统与反应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物料缓冲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使用方便,便于控制,反应系统通过多组并联的换热通道进行换热,换热效果更均衡,同时可以精确控制物料和冷媒流量,保证了物料反应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化学反应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化硅微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反应器是一种借助于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三维结构元件。微反应器有着极好的传热和传质能力,可以实现物料的瞬间均匀混合和高效的传热,因此许多在常规反应器中无法实现的反应都可以微反应器中实现。目前,现有的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主要采用多个碳化硅微反应器串联而成的微反应器机组,其适用于实验室或一定规模的中试生产,但不适用于工业级生产。目前,还没有工业化的微反应器集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集成装置,其结构紧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使用方便,便于控制,反应系统通过多组并联的换热通道进行换热,换热效果更均衡,同时可以精确控制物料和冷媒流量,保证了物料反应效果。
所述的工业化碳化硅微反应器集成装置,包括物料缓冲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反应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物料缓冲系统通过物料输送系统与反应系统连接,温度控制系统与反应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物料缓冲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物料缓冲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物料缓冲罐,物料缓冲罐底部设有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物料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泵,输送管道两端分别与物料缓冲系统和反应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换热系统,冷却换热系统通过两组以上并联的换热通道与反应系统连接,换热通道上设有换热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A。
优选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器控制柜,截止阀、输送泵、温度传感器A和换热控制阀分别与电器控制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系统为碳化硅微反应器,碳化硅微反应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B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B和压力传感器与电器控制柜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多种系统组装在一个平台上,便于装配、使用、运输和销售,集成化程度高,同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物料缓冲系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物料缓冲罐,电器控制柜通过控制不同的截止阀,可实现多种物料比例上的精准调控;
3、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增设多组并联的换热通道进行换热,使反应系统换热更均衡稳定,同时,温度控制系统的换热控制阀采用四氟电动比例调节阀,使冷媒流量的控制更精确,并带有PID连续整定功能,可实现反应系统温度的精确控制;
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IMATIC 1500系列,可实现远程控制,使用更方便,且该自动控制系统集成安全联锁功能,通过采集整个系统重点部位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重点参数,用于系统安全联锁控制,根据设备性能和产品工艺,设定合理的超温、超压保护参数,实现合理的超温超压停车流程自动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压加热构件及吸盘式保护层
- 下一篇:基于植保用新型无人弥雾喷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