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共轴刚性双旋翼试验台的旋翼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0368.X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东;高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刚性 双旋翼 试验台 旋翼机 | ||
1.一种用于共轴刚性双旋翼试验台的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试验台台架(1)上的内轴(2)、外轴(3)、上作动器组(4)、下作动器组(5)、上旋翼操纵系统(6)、下旋翼操纵系统(7)、上旋翼桨毂(8)、下旋翼桨毂(9);
所述的内轴(2)、外轴(3)都为空心轴,内轴(2)从外轴(3)的内部穿出,内轴(2)与外轴(3)通过内外轴连接座(201)连接;
所述的上旋翼桨毂(8)、下旋翼桨毂(9)均为刚性桨毂,上旋翼桨毂(8)包括中空结构的上桨毂中心座(801)和通过同一水平不同铰接方向、交叉位置相同铰接方向的铰接方式设于上桨毂中心座(801)的上桨叶轴承座(802),上桨毂中心座(801)套在内轴(2)上,上桨叶轴承座(802)中间设有上桨叶连接臂(803),上桨叶连接臂(803)外端设有用于连接桨叶的上桨夹(804),上桨毂中心座(801)上方设置上端盖(805);下旋翼桨毂(9)包括下桨毂中心座(901)和通过同一水平不同铰接方向、交叉位置相同铰接方向的铰接方式设于下桨毂中心座(901)的下桨叶轴承座(902),下桨毂中心座(901)套在外轴(3)上,下桨叶轴承座(902)中间设有下桨叶连接臂(903),下桨叶连接臂(903)外端设有用于连接桨叶的下桨夹(904);
所述的上旋翼操纵系统(6)和下旋翼操纵系统(7)分开独立操纵,上旋翼操纵系统(6)的变距装置布置在旋翼轴内,下旋翼操纵系统(7)采用轴外操纵,变距装置被布置在旋翼轴外;上旋翼操纵系统(6)与上桨叶连接臂(803)连接,下旋翼操纵系统(7)与下桨叶连接臂(903)连接;
所述的上作动器组(4)与上旋翼操纵系统(6)连接,下作动器组(5)与下旋翼操纵系统(7)连接,上作动器组(4)与下作动器组(5)分别操纵上桨叶连接臂(803)和下桨叶连接臂(903)实现同步变距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轴刚性双旋翼试验台的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翼操纵系统(7)包括下自动倾斜器(701)、下变距拉杆(702),其中,下自动倾斜器(701)设于下旋翼桨毂(9)的下方,下自动倾斜器(701)包括下球形轴承(7011)、下动环(7012)、下不动环(7013)、下环形轴承(7014)和下轴套(7015),下动环(7012)通过下环形轴承(7014)与下不动环(7013)转动连接,下自动倾斜器(701)通过下球形轴承(7011)连接在外轴(3)上;下不动环(7013)与下轴套(7015)固定连接,下轴套(7015)与下球形轴承(7011)于球铰方式连接,下自动倾斜器(701)绕球铰向任意方向倾斜,并通过下球形轴承(7011)沿着外轴(3)上下滑动;下桨叶连接臂(903)上设有下变距摇臂(9031),下变距拉杆(702)的下端与下动环(7012)连接,下变距拉杆(702)的上端与下变距摇臂(9031)连接,当下自动倾斜器(701)发生上下滑动或者倾斜时,通过下变距拉杆(702)的传动,使下变距摇臂(9031)带动下旋翼桨毂(9)的下桨叶连接臂(903)同步上下转动,改变下旋翼的桨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共轴刚性双旋翼试验台的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不动环(7013)通过下不动环防扭臂(704)与所述试验台台架(1)连接;所述下不动环防扭臂(704)通过下固定环形连接件(706)与所述外轴(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03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结构的射频同轴转接器
- 下一篇:触感执行器及触感模拟接触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