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18966.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强;张义明;孙强;曲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C25B1/04;C25B1/50;C07C29/151;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电 海上 制氢制 甲醇 平台 | ||
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有漂浮于海上的浮式平台,在浮式平台一端、浮式平台甲板下方设置有核动力装置、发电模块、配电模块,核动力装置通过管路依次与发电模块、配电模块相连接,在浮式平台甲板下方还设置有甲醇储舱和二氧化碳储舱。浮式平台甲板上方设置有海水淡化装置、电解制氢模块、二氧化碳捕捉模块、制甲醇模块,海水淡化装置、电解制氢模块、制甲醇模块、二氧化碳储舱通过管路顺次连接,二氧化碳捕捉模块伸出的支管路与制甲醇模块连接。利用海上核能制甲醇,可以高效利用核能的电力,可以高负荷运行,合理有效地利用核能在海上制氢制甲醇,达到全程零碳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及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以核能为动力,在海上即可制甲醇并且储存的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绝大多数内能发动机都采用化石能源作为燃料,会将大量的碳释放到大气当中,现有的化石能源无法实现零碳排放,作为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路线图和目标能源,核动力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陆上建设制甲醇合成工厂,受到用地、选址和投资等诸多因素限制,而海上浮式制氢和氨合成及液化储存平台,可以实现分布式、小型化、低风险的清洁燃料来源和供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旨在达到在海上可利用风电或核电或风电与核电相结合,进行制甲醇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有漂浮于海上的浮式平台,在浮式平台一端、浮式平台甲板下方设置有核动力装置、发电模块、配电模块,发电模块、配电模块与核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离空舱,核动力装置通过管路依次与发电模块、配电模块相连接,浮式平台甲板下方还设置有二氧化碳储舱和甲醇储舱。
浮式平台甲板上方设置有海水淡化装置、电解制氢模块、制甲醇模块、二氧化碳捕捉模块,海水淡化装置、电解制氢模块、制甲醇模块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空气制氮模块伸出的支管路与二氧化碳捕捉模块连接,配电模块一端分别与发电模块、应急发电机组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海水淡化装置、电解制氢模块、制甲醇模块、二氧化碳捕捉模块连接。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核动力装置与发电模块之间设置有驱动蒸汽轮机,核动力装置依次与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模块相连接。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制甲醇模块与甲醇储舱相连通。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发电模块、配电模块设置在浮式平台甲板下方的舱室内。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浮式平台通过系泊装置停泊在作业位置。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在浮式平台甲板上方、远离核动力装置一侧,设置有办公生活楼。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二氧化碳捕捉模块与二氧化碳储舱相连通。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海水淡化装置是蒸发式或反渗透式淡化装置。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二氧化碳捕捉模块带有增压设备,二氧化碳捕捉模块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通过增压设备供给到制甲醇模块内。
上述一种基于核电的海上制氢制甲醇储舱平台,更进一步地,应急发电机组位于浮式平台甲板下方、生活楼下方。
核能作为一次清洁能源,但存在陆上应用的技术和法规方面的限制性;海上风电作为又一清洁能源,减少了对陆地资源的占用,但也存在向陆上输电距离长电能输送损耗大和发电负荷与输电负荷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开创性的提出了在海上,利用核能制氢制甲醇,高效利用核能转化为氢气及“能源载体”-甲醇,并利用甲醇存储的便利性,为陆海空交通工具提供燃料供给,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8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冲洗的腹腔引流双套管
- 下一篇:一种氢气提纯用脱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