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4526.9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西达思·苏哈斯·帕维尔;王勇;喻川;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0K7/00;B60G15/02;B60T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360 转向 电机 驱动 车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包括悬挂单元和转向单元;所述悬挂单元包括气缸装置,在气缸装置内设有嵌入式弹簧,所述气缸装置连接悬挂立柱,悬挂立柱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通过销接头连接到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到转向单元,所述悬挂立柱与制动组件、刹车盘和轮毂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在车轮位置安装,实现车轮行走、制动和旋转的动力驱动,便于电动车的控制。从整体结构设计而言,悬挂立柱起到紧紧固定电动机的作用,并有效地将扭矩载荷从车轮传递到活塞和扭矩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的电动汽车车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电气化以推动世界迈向可持续能源的兴趣日益浓厚,人们对使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导致需要开发新的驱动设计,其中电动机及其相关系统完全集成在车轮内。
此外,随着各种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迅速出现,越来越需要为车辆的每个车轮提供完全360度旋转的自由。当车辆由人工智能驱动而不是人类驱动时,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利用360度转向轮提供的完全自由和设计空间,并提出新颖的路径规划和轨迹调整方法。人类驾驶的车辆无法使用360度转向轮式车辆,主要是因为人类只能看到车辆前方的东西。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车辆周围放置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使其能够充分利用360度驱动轮的自由度来执行高度复杂和智能的操作,例如在高度拥挤的地方进行智能停车和机动。
中国专利CN102092016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自转轮组,包括车轮1,车轮1 的转轴与轮组2连接,轮组2与车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组2上纵向固定设置有轴4,轴4的下部滑动套接在底部轴承5中,且底部轴承5与车体3固定连接;在底部轴承5上方的轴4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调节螺母6上方的轴4上套接有弹簧7,弹簧7的上端顶在同样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顶部轴承8的下方,顶部轴承8上方的轴4套接在蜗轮9之中,并且轴4与蜗轮9之间通过键连接,与蜗轮9相啮合的蜗杆10 转动支撑在车体3上。该技术方案可实现车轮相对于地面作360度转动的动作,通过调整支撑在三维定位车车体侧面的多个自动升降自转轮组的角度,来控制三维定位车的行进方向。该技术方案没有动力驱动和制动模块,不适用于电动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本发明结构紧凑,方便控制,适用于电动车,为车轮提供行走、制动和旋转的驱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包括悬挂单元和转向单元;所述悬挂单元包括气缸装置,在气缸装置内设有嵌入式弹簧,所述气缸装置连接悬挂立柱,悬挂立柱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通过销接头连接到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到转向单元,所述悬挂立柱与制动组件、刹车盘和轮毂电机连接。
上述的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所述气缸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弹簧支架,弹簧支架连接嵌入式弹簧,壳体内设有铝芯,铝芯连接悬挂立柱。
上述的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电动旋转接头,电动旋转接头通过内圈连接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转动臂。
上述的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所述内圈上连接蜗轮,蜗轮与蜗杆连接。
上述的模块化360度转向电机驱动的车轮系统,所述转动臂与悬挂单元的第二连杆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紧凑,可在车轮位置安装,实现车轮行走、制动和旋转的动力驱动,便于电动车的控制。从整体结构设计而言,悬挂立柱起到紧紧固定电动机的作用,并有效地将扭矩载荷从车轮传递到活塞和扭矩臂。适用于小型化的电动车车轮。本发明还可以模块化,即整个车轮系统可以部署在多种形状和尺寸的车辆上。相同的转向和悬挂系统单元可以用在不同形状、尺寸和承载能力的滑板底盘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4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液氮罐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