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9668.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9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康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椎弓根 压紧 组件 脊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涉及脊柱钉棒技术领域,包括钉棒主体,钉棒主体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安装外筒,安装外筒的下端设置有挤压套环,安装外筒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压臂,当操作者将钉棒主体旋拧进脊柱中时,钉棒主体会一直向下运动,当安装圆环的底面接触到脊柱的外表面时,钉棒主体继续向下运动,安装圆环被向上挤压,通过在双面滑道块的顶面和底面上设置斜滑道,且斜滑道之间呈交叉式设置,从而使得第二连接轴带动斜滑道进行横向移动,通过斜滑道的带动,可以使压臂主体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下压块压紧在椎弓根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钉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脊柱钉棒固定系统对胸椎、腰椎弯曲、畸形等病理性退变进行复位、矫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优越性在于刚性的稳定、保持力线、恢复生理曲度、增加融合率。在对钉棒钉入脊柱中后,通常需要对椎弓根进行压紧固定,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性。
目前的钉棒在钉入脊柱中后,通常需要再在椎弓根上钉入钉棒,才能够实现椎弓根的压紧固定,这种形式使得操作者需要进行两个步骤才能够完成手术,不仅使得手术效率变低,同时操作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耗费操作者的精力。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钉棒在钉入脊柱中后,通常需要再在椎弓根上钉入钉棒,才能够实现椎弓根的压紧固定,这种形式使得操作者需要进行两个步骤才能够完成手术,不仅使得手术效率变低,同时操作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耗费操作者的精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椎弓根压紧锁合组件的脊柱钉棒,包括钉棒主体,所述钉棒主体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安装外筒,安装外筒的下端设置有挤压套环,安装外筒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压臂,所述钉棒主体包括螺帽和固定安装在中部底面上的螺纹柱;
所述安装外筒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安装外筒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滑槽,安装外筒的两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与连通滑槽相连通;
所述压臂包括压臂主体和设置在压臂主体外端的挤压钉;
所述挤压套环包括安装圆环和分别固定在安装圆环顶面两端的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上端滑动安装在安装外筒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紧固螺纹,螺纹柱的上端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四处第一小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内腔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圆滑道,第一小滚珠设置在弧形圆滑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滑槽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弧形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凹槽的内腔顶面上滑动安装有双面滑道块。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滑道块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斜滑道,且斜滑道之间呈交叉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臂主体的外端顶面上设置有连通滑孔,压臂主体的内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小滚珠,且第二小滚珠设置在弧形滑道中,压臂主体的内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滑动设置在双面滑道块一侧的斜滑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钉包括挤压钉主体和固定安装在挤压钉主体底面上的下压块,挤压钉主体上通过螺纹套接有五角螺帽,挤压钉主体通过五角螺帽固定安装在压臂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上端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设置在双面滑道块另一侧的斜滑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康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康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9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杯
- 下一篇:双极板氦气检漏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