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44720.6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波;李响;熊杰;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7;H01M10/6554;H01M10/655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47;H01M10/6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张莎莎 |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进口,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出口;至少一个电池包,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包内包括多个电池;多个液冷隔板,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多个液冷隔板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多个液冷隔板间隔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多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两侧,所述多个液冷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构成液冷散热通道。本申请的电池模组,能够为电池侧面提供稳定均匀高效的散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能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提高。由于使用新能源的储能电池模组具有波动性、间隔性和随机性,无疑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储能电池模组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多种服务,进而提升电力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储能电池模组充放电的过程中,均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对电池模组的性能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危险。目前已有的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散热结构通常为在电池底部增加一块散热器,该种模式占用模组内部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且模组支架与液冷系统零件装配关系复杂,装配效率低,成本高。同时,仅在储能电池模组的底部增加散热器导致电池整体温升不均匀,造成电池顶部局部高温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池模组液冷散热结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散热性能好,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长,为现有的液冷电池模组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能够为电池侧面提供稳定均匀高效的散热效果,结构紧凑,安全性能高,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进口,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出口;至少一个电池包,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包内包括多个电池;多个液冷隔板,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多个液冷隔板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多个液冷隔板间隔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多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两侧,所述多个液冷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构成液冷散热通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电池均为方形电池。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电池的长宽高一致。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多个电池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器贴合时,贴合面为所述多个电池的宽面或窄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器内设置有液体匀速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包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电池包之间设置有均温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液冷隔板通过可拆卸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液是水或矿物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具有液冷散热结构的电池模组还包括模组外框架,所述模组外框架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最外围,所述模组外框架包括模组液体出口和模组液体进口,所述模组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出口,所述模组液体进口连接至所述冷却液进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4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