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8444.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腹腔镜 下腹 修补 手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包括漏斗体、上部开口和弹性胶盖,所述的漏斗体呈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的漏斗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部开口,所述的上部开口内圈设置有一个环形定位圈,所述的上部开口上设置有弹性胶盖,弹性胶盖的侧部包裹住上部开口设置环形定位圈的位置,两者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确保手术空间密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下、腹膜外的腹股沟疝或切口疝修补手术等利用单孔进行手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股沟疝、切口疝手术时,一般需要在病人腹部打三个孔进行手术。各种技术操作所需的医疗器械如分离钳、电刀、电凝钩、镜子、剪刀、纱布、补片等,需要通过不同的孔进入腹腔进行操作。
常规的手术装置上端设置有用来方便手术器材伸入的盖体结构,由于手术装置本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盖体与其上端开口连接困难,同时盖体上需要设置用来管道插入的孔位,孔位结构与盖体之间会造成一定缝隙,造成一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病患处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密闭空间内,避免外部感染,同时也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将盖体与装置本体进行对接,设计一种新的手术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确保手术空间密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包括漏斗体、上部开口和弹性胶盖,所述的漏斗体呈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的漏斗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部开口,所述的上部开口内圈设置有一个环形定位圈,所述的上部开口上设置有弹性胶盖,弹性胶盖的侧部包裹住上部开口设置环形定位圈的位置,两者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固定。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弹性胶盖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七个可穿刺薄膜。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部开口的内圈处设置有一圈用来定位环形定位圈的凸筋结构。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漏斗体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嵌入片。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漏斗体下端外圈上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的环形凸筋,所述的环形凸筋呈上下并排布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下腹外疝的修补手术装置,通过设置环形定位圈,方便弹性胶盖与上部开口进行对接,同时为了对环形定位圈进行定位,在上部开口内设置有一圈凸筋结构,通过设置可穿刺薄膜,方便手术用管道插入到漏斗体内,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确保手术空间密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部开口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胶盖的俯视图。
图示:1、漏斗体,2、上部开口,3、弹性胶盖,4、嵌入片,5、环形定位圈,6、凸筋结构,7、可穿刺薄膜,8、环形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未经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8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血液化验的检验科样本存放盒
- 下一篇:一种印刷口径范围大的六色大碗胶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