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4040.X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具有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锅体组件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周向侧壁上设有回风口;热风发生装置,包括风轮箱和设置在风轮箱上的发热主体,热风发生装置设置在保温罩的外侧;风机,设置在风轮箱上,风机对应于回风口处设置;密封结构,设置在保温罩和风轮箱之间并围设在回风口的外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空气会经保温罩上的回风口漏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具有空炸功能。其中,实现空炸功能的结构包括风机和加热件,风机将空气吹至加热件处,经过加热件形成热风吹至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
在烘烤食物的时,由加热件加热形成的热空气进入烹饪腔内后,会由一部分热空气经保温罩的上回风口漏出,导致烹饪腔外的空间出现较高的温升,造成熔胶,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空气会经保温罩上的回风口漏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周向侧壁上设有回风口;热风发生装置,包括风轮箱和设置在风轮箱上的发热主体,热风发生装置设置在保温罩的外侧;风机,设置在风轮箱上,风机对应于回风口处设置;密封结构,设置在保温罩和风轮箱之间并围设在回风口的外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保温罩和风轮箱之间设置了密封结构并围设在回风口的外周,从而对回风口的外周进行密封,使烹饪器具内的热空气不会由回风口漏出进入保温罩外的空间,进而避免了烹饪器具的热空气进入保温罩以外的腔体内,防止保温罩以外的腔体出现较高温升,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保温罩上设有安装槽,密封结构包括插设在安装槽内的密封件。安装槽的设置为密封件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密封件插设在安装槽以确保密封件与保温罩之间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安装槽为环形槽,密封件为插设在环形槽内的密封圈。上述设置保证了密封件能够在回风口的外周进行密封,防止热空气漏出,降低了烹饪器具外壳内的温升,并保证了回风口处的风压。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槽宽为B1,密封件的宽度为B2,其中,B1B2。上述设置为密封件提供了装配空间,便于密封件的装配。
进一步地,风轮箱还包括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对应回风口设置,密封圈设置在翻边结构和保温罩之间。上述设置便于密封件的安装并有效对风轮箱与保温罩之间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容纳槽,翻边结构插设在容纳槽内。上述设置确保密封圈与翻边结构的稳定装配,保证了密封圈安装至容纳槽内后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件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设置在密封件的朝向安装槽的表面上,密封条与安装槽过盈配合。密封条的设置,使得安装槽的内壁面与密封条之间实现过盈配合,进一步保证了密封件整体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条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弧形。上述设置使得密封条与安装槽的内壁面之间为线接触,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密封件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耐高温,能够适合烹饪器具内的使用环境,且密封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锅体组件为上述的锅体组件。锅体组件能够有效控制外壳内的温升及回风口处的风压,具有上述锅体组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4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