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9135.1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1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林;黄涛;刘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张灿秋;姜玲玲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螺旋 气流 生产 光洁 纺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道,所述基体内部位于气流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进气道,所述基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支臂,该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通过在基体上开设有多个气流道,能够同时对多条纱线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在气流道内部一端设置有螺旋槽结构,且在螺距大的一端连通有进气道,这样利用单个进气道输入气流能够保证气流的流动稳定性,避免多组气流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同时渐变的螺距也能让内部的气流有一个加速的过程,从而越到出口端速度越快,束缚效果越好,且结合导送结构也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毛羽是指纱线在生产中伸出纱线基体表面的纤维突出物,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生产厂家来说纱线的生产质量也要不断的提高,但是现有的纱线毛羽在生产中日益突出,纱线毛羽多而且会在纱线上分布极其的不均匀,这样就会使得生产出来的织物出现条影或者云斑等瑕疵,现有的针对纱线毛羽产生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气流槽聚纱纤维,利用气流的流动来使得毛羽贴附到纱线上,但是现有的设备在使用时并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其原因是在装置内提供的多股气流在气流槽道中交错时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气流在其中紊乱,导致无法对毛羽进行很好的聚集,这样纱线的生产质量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具备产品质量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道,所述基体内部位于气流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进气道,所述基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支臂,所述侧支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头,所述导头上均匀开设有导送结构;
所述导送结构包含开设在导头内的导送内环,所述导送内环的四周位于导头内开设有侧边槽,所述侧边槽内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部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有导送头。
优选的,每个所述基体上开设的气流道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气流道从左向右的螺距逐渐减小,且纱纤维的输送方向也是从左向右的。
优选的,所述进气道与气流道连通的进气方向是倾斜且和该进气处气道倾斜的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导送内环的直径大于纱纤维的直径,所述导送头的端部是球体。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利用螺旋气流生产光洁纱的纺纱装置,通过在基体上开设有多个气流道,能够同时对多条纱线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在气流道内部一端设置有螺旋槽结构,且在螺距大的一端连通有进气道,这样利用单个进气道输入气流能够保证气流的流动稳定性,避免多组气流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同时渐变的螺距也能让内部的气流有一个加速的过程,从而越到出口端速度越快,束缚效果越好,且结合导送结构也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气流道;3、进气道;4、侧支臂;5、导头;6、导送结构;61、导送内环;62、侧边槽;63、弹簧;64、导送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9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钢集成房用钢板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可升降调节型纺织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