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手术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1266.7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孔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雷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桐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手术 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 取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前端连接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金属套筒尾端封闭并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操作把手上尾端,所述金属套筒内直径略大于导丝直径,本装置解决了现今未有此类进行导丝取出时用于固定的装置,通过装置对导丝的抵接按压作用,避免在拔出时发生导丝深入椎体前方,或者拔出、移位,减少二次定位置钉的可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具,具体是一种脊柱手术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撑开病椎和固定相邻椎体,当脊柱椎体受到外力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时候,需要行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或者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来复位伤椎,达到理想的愈合高度,经皮椎弓根螺钉在腰椎内镜下融合、斜外侧融合的辅助固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创化、智能化、精准化是外科手术以后发展的方向,经皮椎弓根螺钉的发展也是未来的趋势和主流。
在进行经皮椎弓根钉的定位后,需要先将导丝插入椎体,将穿刺针拔出,再循着导丝进行丝攻和螺钉置入,在导丝拔出时,目前的手术操作中,导丝的拔出需要人工一手扶导丝、一手拔出穿刺套管进行操作,直接手持导丝,另一手直接向上提拉穿刺套管,这样需要医生有良好的经验,操作需谨慎,很容易造成导丝带出或偏移的情况,甚至出现导丝深入椎体前方出现相关器官和血管损伤,影响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手术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取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手术用经皮椎弓根钉导丝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前端连接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金属套筒尾端封闭并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操作把手上尾端,所述金属套筒内直径略大于导丝外直径。
所述金属套筒内顶部具有内螺纹,内螺纹为向外凸出螺纹,导丝顶部具有与金属套筒内顶部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外螺纹为向内凹陷螺纹;所述堵头与金属套管的连接处设有垫片,垫片为橡胶片;所述操作把手两侧均设有凸翼,凸翼表面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翼上开设有指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手术时,将本装置中金属套筒从导丝顶部套装,并向下滑动装置整体,使堵头与导丝顶部相接触,此时向下按压装置整体,使堵头抵住导丝,并反向向上旋转拔出导丝,完成操作,本装置解决了现今未有此类进行钉丝取出时用于固定的装置,通过装置对导丝的抵接按压作用,避免导丝带出或偏移的情况,甚至出现导丝深入椎体前方出现相关器官和血管损伤,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套筒和堵头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把手,2-金属套筒,3-堵头,4-导丝,5-穿刺套管,6-凸翼,7-防滑槽,8-垫片,9-内螺纹,10-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雷,未经孔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1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配料用自动出单的标签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效清洗结构的食品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