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79606.2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李帆;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萍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 地址: | 4321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卒中 关节 活动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弧形滑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轨内,可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移动;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移动;其中,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夹持扶手类或者脚踏类物件的夹持件。该装置可供上肢或者下肢关节康复训练使用,可自动往复摆动带动上肢或下肢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脑卒中康复来说,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应该及早的进行关节康复治疗,开始是被动训练,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为肌张力、肌力的产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是主动训练。在脑卒中后的关节康复训练过程中,通常是由医护人员辅助或者是借助器械来进行训练的,为保证训练强度和时间足够,大部分康复训练是由器械辅助完成的。现有的用于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的器械结构通常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通用性较差,上肢和下肢需要不同的器械,且适应性较差,活动的幅度范围不能根据情况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夹持扶手类或脚踏类物件,既可用于上肢的康复训练,也可用于下肢的康复训练,可自动往复摆动带动上肢或下肢活动,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脑卒中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支撑架;
弧形滑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轨内,可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移动;
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夹持扶手类或者脚踏类物件的夹持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架及活动架;
所述活动架活动插接在所述固定架内,并可通过锁固件固定在第一预设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架上,其包括:
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活动架上;
第一摆臂,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由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摆臂转动,另一端上设有第一销轴;
第二摆臂,其一端与所述活动架经第二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摆臂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槽孔;
其中,所述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经第一销轴与所述槽孔限位配合滑动连接,第一摆臂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摆臂往复摆动,进而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并可固定在第二预设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架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孔;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活动架的一侧,其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槽孔与位于所述活动架另一侧的第一摆臂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件;
所述第一轴承件的外圈与所述槽孔的内壁相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轴承件;
所述第二轴承件的外圈与所述弧形滑轨的内壁相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为一个自所述滑块表面向远离所述滑块表面方向延伸的凸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萍,未经李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9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