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框车门B柱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4546.2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夏;宋永乐;陈晓磊;郭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框车门B柱系统及车辆,所述无框车门B柱系统,包括B柱加强板、B柱加强衬板和B柱内板;所述B柱加强衬板设置在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所述B柱加强衬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上;所述B柱加强板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和所述B柱加强衬板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均与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其中,A柱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B柱加强衬板之间;本申请通过将B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衬板分别与A柱加强板连接,可以将B柱受到的力传递分散开来,使得B柱系统在大避障工况下和顶压工况下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能够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实现C‑IASI大壁障及顶压的G级目标,且能满足无框车门的造型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门B柱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框车门B柱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提升,汽车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代步功能的一个工具,它还需要同时兼顾美观性和安全性,既能彰显消费者独特的审美和品味,又能给予消费者满满的安全感。一辆拥有无框车门的汽车无疑能大大提升汽车的外观,然而无框车门的应用,对整车在碰撞时达到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G级评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B柱作为车身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身安全性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侧碰时,B柱能有效地将冲击力通过上下传递给顶盖和门槛地板,减小车身结构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从而达到保护乘客的作用。在顶压时,B柱与顶盖结构和侧围、上边梁一起,组成一个结构强大的框架,将冲击力有效传递给车身下端,给乘客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的无框车门B柱系统,通过将B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衬板分别与A柱加强板连接,可以将B柱受到的力传递分散开来,使得B柱系统在大避障工况下和顶压工况下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能够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实现C-IASI大壁障及顶压的G级目标,且能满足无框车门的造型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框车门B柱系统,包括B柱加强板、B柱加强衬板和B柱内板;所述B柱加强衬板设置在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
所述B柱加强衬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上;
所述B柱加强板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和所述B柱加强衬板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均与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其中,A柱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B柱加强衬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衬板为“U”型结构,所述B柱加强衬板上沿所述B柱加强衬板轴向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翻边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上设有与所述翻边结构相适配的凹槽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衬板采用变料厚工艺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衬板上与A柱加强板连接区域的料厚为1.9mm±0.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板包括硬区域、过渡区域和软区域;所述硬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和所述软区域一体成型;
所述B柱加强衬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上的所述硬区域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硬区域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和所述B柱加强衬板上靠近A柱加强板的一端均与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侧围外板和上边梁内板;
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均与A柱加强板远离所述B柱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远离所述B柱加强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B柱内板远离所述B柱加强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4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