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固体发动机的二级探空火箭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8458.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贤;刘延飞;崔虎;曲忠凯;马宇辉;范博雄;解事成;张文龙;徐婉雪;韩凌霄;赵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黄波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体 发动机 二级 探空火箭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固体发动机的二级探空火箭模型,包括一级火箭模型、二级火箭模型、级间段模型和整流罩,一级火箭模型包括一级火箭外壳、一级火箭发动机、第一伞舱;二级火箭模型,其设置于一级火箭模型的上方,包括二级火箭外壳、二级火箭发动机、控制舱、仪器舱和第二伞舱;级间段模型,其包括级间连接机构和冲量分离装置,级间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伞舱和二级火箭外壳,冲量分离装置能够产生爆炸分离一级火箭模型和二级火箭模型;整流罩位于整个火箭模型的顶端。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火箭飞行过程的模拟效果,整个模型可靠性和稳定性强,具备真实火箭的基本功能,还原度和模拟度高,对火箭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固体发动机的二级探空火箭模型。
背景技术
固体二级探空火箭模型是一种比例缩小的火箭,属于动态模型。采用人工浇筑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火箭飞行,可模拟火箭点火,上升,回收的运动状态,固体二级探空火箭模型的发射架需要半开放式发射架发射,半开放式发射架由钢结构构成底座和铝结构构成的T型导轨、滑块,导轨前端由钢缆牵引,同时利用钢制地钉固定钢缆,以实现导轨的前端竖直向上,保证火箭发射的初始定向方向正确,稳定且不产生箭体自旋。
目前,火箭模型大多为无尾翼结构,但无尾翼模型火箭的飞行速度较慢,仅能够满足一定的观赏性,而且现有的火箭模型大多不能对飞行姿态进行模拟和控制,整个火箭模型的模拟效果差强人意,与实际火箭的技术指标和实用性相去甚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固体发动机的二级探空火箭模型,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火箭飞行过程的模拟效果,整个模型可靠性和稳定性强,具备真实火箭的基本功能,还原度和模拟度高,对火箭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固体发动机的二级探空火箭模型,包括:
一级火箭模型,其包括一级火箭外壳、一级火箭发动机、第一伞舱,所述一级火箭外壳的外壁设有一级固定尾翼,所述一级火箭外壳的内部设有一级火箭发动机,所述第一伞舱设置于所述一级火箭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伞舱的内部设有降落伞和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用于打开所述降落伞;
二级火箭模型,其设置于所述一级火箭模型的上方,包括二级火箭外壳、二级火箭发动机、控制舱、仪器舱和第二伞舱;所述二级火箭外壳的外壁设有二级固定尾翼,所述二级火箭外壳的内部设有二级火箭发动机;所述控制舱设置于所述二级火箭外壳的顶部,所述控制舱的外壁设有导流舵面,所述控制舱的内部设有电控设备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控设备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有气动舵面,所述气动舵面位于所述导流舵面的下方;所述仪器舱设置于所述控制舱的顶部,所述第二伞舱设置于所述仪器舱的顶部,所述第二伞舱内部结构和所述第一伞舱相同;
级间段模型,其包括级间连接机构和冲量分离装置,所述级间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伞舱和所述二级火箭外壳,所述冲量分离装置能够产生爆炸使所述级间连接机构断开并分离所述一级火箭模型和所述二级火箭模型;
整流罩,其设置于所述第二伞舱的顶部,位于所述火箭模型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级间连接机构设为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所述第一伞舱和二级火箭外壳的圆周外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冲量分离装置包括爆炸件和分离件,所述爆炸件包括密封管和火药,所述密封管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所述火药填充于所述密封管和所述连接柱之间;所述分离件包括支撑管、弹簧和钢珠,所述第一伞舱和所述二级火箭外壳的相对应壳壁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柱,两两所述限位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还设有两个钢珠,所述钢珠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两个所述钢珠抵接于所述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件设为气缸结构,其包括气缸筒,所述气缸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筒之间设置所述降落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8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玻璃钢格栅
- 下一篇:一种偏贴收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