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动工质的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9764.7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付顺华;郭泽钦;易泽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派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动 工质 循环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动工质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散热部件、护风罩、空气压缩机和制动系统,护风罩包括罩体和连通管道,罩体中部开设风道,罩体内设置腔体,罩体上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连通管道设置于腔体内,连通管道两端分别连通进口和出口;空气压缩机与进口连通,空气压缩机通过连通管道向制动系统输送制动工质;制动系统与出口连通;其中,散热部件向风道吹出的冷风与空气压缩机送入连通管道内的制动工质进行热交换;将空气压缩机输送的制动工质流经护风罩内部,从而使制动工质能够通过与散热部件吹出的冷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护风罩进行了创新的利用,而且能够快速且高效的对制动工质进行冷却,从而集成制动系统蛇形管的散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动工质的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车辆普遍采用气动制动系统实现刹车制动,其原理是通过空压机产生大量高压气体,并将高压气体输入制动系统从而完成刹车制动作业。
然而,空压机向制动系统输入高压气体时,高压气体的温度是极高的,通常情况下,高压气体温度一般在170-180摄氏度范围内,而在高负载状态下,甚至高达在200摄氏度;而输出至制动系统的温度,则要求夏季温度不超过50摄氏度,而冬季在零摄氏度以上;因此如果将高压气体直接通入制动系统,一方面高温会对制动系统内的各部件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部件损坏,另一方面高温气体在流经过程中会逐渐降温,高压气体的压力会逐步降低,进而可能造成压强较低导致制动作业失效。因此,高压气体在通入制动系统时,会首先经过油水分离器,清除气体内可能残留的杂质,再经过蛇形管进行降温,使高压气体的温度快速降低至适当摄氏温度,最终输送至储气罐待用。
然而,技术人员发现在实际情况中,蛇形管的冷却效果较差,难以实现对高压气体有效且快速的降温,而效果较好的蛇形管,不仅设备昂贵,且布置难度大,针对于不同车辆也需要进行定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布置难度小,能够集成制冷却动系统蛇形管功能,且大幅提高散热效果和效率的用于制动工质的循环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工质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具有一冷风口的散热部件,还包括护风罩、空气压缩机和制动系统;护风罩设置于散热部件具有冷风口的一侧,护风罩包括罩体和连通管道,罩体中部开设风道,风道两端贯通罩体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两侧,散热部件用于将冷风吹向风道,罩体内设置腔体,罩体上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连通管道设置于腔体内,连通管道两端分别连通进口和出口;空气压缩机与进口连通,空气压缩机通过连通管道向制动系统输送制动工质;制动系统与出口连通;其中,散热部件向风道吹出的冷风与空气压缩机送入连通管道内的制动工质进行热交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腔体设置在罩体环绕风道轮廓位置的内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连通管道靠近风道一侧的外侧壁与腔体内壁相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连通管道外周壁均与腔体内壁相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连通管道与腔体内壁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换热结构,换热结构用于提高制动工质与连通管道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连通管道与腔体内部环境的接触面积。
更进一步优选的,换热结构包括若干凸齿,各凸齿设置于腔体和\或连通管道内壁,相邻的凸齿交替设置于相邻的壁面上,若干凸齿间隔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护风罩还包括聚风组件,聚风组件设置于罩体内,聚风组件与罩体间隔设置且与风道内壁之间形成通道,通道用于聚集吹向风道内壁的冷风并延长冷风沿着风道内壁的流动距离。
更进一步优选的,聚风组件包括环体和若干个隔板,环体设置于罩体内且与罩体间隔设置,各隔板间隔设置在环体与罩体之间,相邻的隔板之间与风道内壁以及环体的外周壁合围成若干通道,通道与风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派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派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9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拆装的防水建材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用护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