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限高通行辅助智能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7272.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0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薛斯岐;傅振兴;凌政锋;谢晨暐;余淑豪;周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17;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泉州凯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6 | 代理人: | 杨雪冰 |
地址: | 351111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通行 辅助 智能 摄像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限高通行辅助智能摄像头,其结构包括车载摄像头、中央处理器和云端平台,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顶天窗前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位置,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安装座、图像采集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报警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于安装座顶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正对着车头方向用于前方障碍物的检测,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于安装座后端,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正对着车尾方向用于检测是天窗处人体位置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部件少,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车头的上方,对所有的限高架都可以进行监测,有效的避免了撞击限高架这类事故的发生,以提前预警,引起探出天窗的活动人员注意,避免限高杆或者限高装置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载限高通行辅助智能摄像头,属于辅助驾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车辆的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出于对道路的保护和司机人身安全,有些道路会设置限高架或限高杆;限高架一般主要用于桥梁、涵洞、隧道入口处的门型构架,起到防护作用。由于各种车型的出现,道路规划也在快速的更新,限高杆的高度也各有不同,本来限高杆是为了保护司机乘客及货物的安全的,但是由于大部分限高杆的高度没有按照标准立杆,司机对于车辆高度不清晰以及开车不集中等等的情况都造成了车辆撞在限高杆上,威胁到司机、乘客和货物的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也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出更多利于车辆驾驶的功能,并且道路交通系统亦通过实时收集道路与车辆的数据,为车辆行驶提供更多的数据及信息提醒,比如车辆的车速提醒、前方道路的通行路况播报,而目前的汽车控制系统对于车辆的行驶,没有将车辆本身的行驶情况与道路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考虑,尤其是对于车辆行驶的安全高度,无法及时、准确地对车辆限高进行控制,同时对于在行车过程中,穿过天窗活动的人不能有效的进行预警,导致灾难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限高通行辅助智能摄像头,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限高通行辅助智能摄像头,其结构包括车载摄像头、中央处理器和云端平台,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顶天窗前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位置,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安装座、图像采集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报警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于安装座顶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正对着车头方向用于前方障碍物的检测,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于安装座后端,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正对着车尾方向用于检测是天窗处人体位置的检测,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控制车辆发出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集成有环境感知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感知到周围气象信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每帧原始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得到对应帧的去雾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双目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内集成有天窗检测模块,所述天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天窗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由红外感应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位于红外感应模块上方,人体探出距离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人体的红外波测绘得到,通过红外波最高点夹角与人体感应模块安装位置和天窗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出人体探出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灯和语音提醒器。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前端设有测距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模块与车辆制动模块电路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调节转动设置于安装座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7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