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54871.0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3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瑞;张乐文;马祥宁;桑涛;方文杰;饶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B60R16/023;B60R25/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赵文平 |
| 地址: | 213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防爆 电动 装载 电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和直流电源控制器、调速控制器、永磁同步电动机、整车控制器、保护装置主机、甲烷变送器、油门位置传感器、身份识别器、显示屏、脚踏开关和档位器;直流电源控制器、调速控制器、保护装置主机、脚踏开关、档位器、身份识别器以及显示屏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永磁同步电动机与调速控制器电连接,甲烷变送器与保护装置主机信号电连接;油门位置传感器与脚踏开关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系统改造成的防爆电动装载机,填补煤矿井下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空白,并能解决现有煤矿井下装载机所存在的非驾驶人员开车、驾驶员工效考核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防爆电动装载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广泛使用的装载机采用柴油机驱动的动力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噪声高,污染高,油耗高;其二,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现有柴油机动力的装载机在使用时,为相对利于驾驶员的身心健康,采用不密封的驾驶室,可能造成非驾驶员上车启动开车,给车辆管理带来混乱;其三,煤矿井下的装载机一般长时间在井下进行短距离连续工作,对驾驶员工效考核一般以装载机运行时间为准进行,采用人工方式抄写记录装载机的运行时间,浪费人力。目前市面上电动装载机已然多见,常规的电动装载机其电气系统显然不能用于煤矿井下易爆的使用环境,而目前市场上也有防爆电动装载机,但其电气系统防爆标准仅为Ⅱ类防爆,达不到煤矿井下使用的安全标准,不能在煤矿井下含有瓦斯气体的环境中使用。因此,能否对现有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并能同时解决现有煤矿井下使用的柴油动力装载机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业内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煤矿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采用该电气系统的防爆电动装载机,能够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填补煤矿井下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空白,并能同时解决现有煤矿井下装载机所存在的非驾驶人员开车、驾驶员工效考核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煤矿防爆电动装载机的电气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使用时设于装载机车身上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直流电源控制器、调速控制器、永磁同步电动机、整车控制器、保护装置主机、甲烷变送器、油门位置传感器以及设于装载机驾驶室内的身份识别器、显示屏、脚踏开关和档位器;
上述直流电源控制器具有的电源输入端与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调速控制器具有的电源端与直流电源控制器具有的强电输出端电连接,直流电源控制器具有的弱电输出端为上述整车控制器、保护装置主机、甲烷变送器、脚踏开关、显示屏以及身份识别器供电,直流电源控制器具有的信号端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永磁同步电动机与调速控制器电连接;调速控制器、保护装置主机、脚踏开关、档位器、身份识别器以及显示屏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甲烷变送器与保护装置主机信号电连接;油门位置传感器与脚踏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永磁同步电动机,为用于给安装有上述电气系统的装载机的行驶、货斗举升、转向和制动提供动力的永磁同步电动机。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身份识别器,为用于识别启动安装有上述电气系统的装载机的人员是否为本车设定的驾驶员的身份识别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甲烷变送器,为用于安装有上述电气系统的装载机启动后对装载机运行环境中甲烷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甲烷变送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保护装置主机,为用于采集上述甲烷变送器发送的实时监测信号并将实时监测到的甲烷浓度与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若达到报警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的保护装置主机。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脚踏开关,为用于采集油门位置传感器的模拟量信号并转换成CAN信号后发送给上述整车控制器的脚踏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4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