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36858.2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峰;杜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雷迈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 地址: | 2722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车架,包括立管、前斜梁、车架主体、上框架,车架主体包括左边梁、右边梁,左边梁的前部向右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与右边梁的前部向左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相连接,上框架包括前横梁、左上纵梁、右上纵梁、上横梁,左边梁的后部向上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第三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第四弯折部与左边梁相平行,第四弯折部的端部与上横梁的左侧相连接,右边梁的后部向上弯折形成第五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六弯折部,第六弯折部与右边梁相平行,第五弯折部的端部与上横梁的右侧相连接。本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较多竖梁与前车架的边梁焊接影响整体车架强度的问题,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三轮车的载体,其用于承受整车的载荷,并传递来自地面和电机的振动激励。现有技术的车架通常采用分体拼接的形式,譬如将承载驾驶员重量的前车架和承载货物重量的后车架拼焊形成整体车架,其中,前车架的左右两个边梁为直管结构,后车架通过较多竖梁与前车架的两个边梁焊接,采用这种边梁形式的车架易受焊接应力的影响,导致车架的结构强度降低;并且,该形式车架结构较为繁杂,不方便后期维修。
设计一种结构优化、强度高的车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三轮车架,包括立管、前斜梁、车架主体、上框架,车架主体包括左边梁、右边梁,左边梁的前部向右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与右边梁的前部向左弯折形成的弯折部相连接,上框架包括前横梁、左上纵梁、右上纵梁、上横梁,左边梁的后部以及右边梁的后部经过弯折设计后连接至上框架。本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较多竖梁与前车架的边梁焊接影响整体车架强度的问题,整体结构更优化,实用性更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轮车架,包括立管、前斜梁、车架主体、上框架,所述立管设在前斜梁上,所述前斜梁设在车架主体的前部,所述上框架设在车架主体上,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左边梁、右边梁,所述左边梁的前部向右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右边梁的前部向左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的端部与第二弯折部的端部连接;
所述上框架包括前横梁、左上纵梁、右上纵梁、上横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上纵梁的前端、右上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上横梁横置在左上纵梁、右上纵梁之间;
所述左边梁的后部向上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左边梁相平行,所述第四弯折部的端部与上横梁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右边梁的后部向上弯折形成第五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六弯折部,所述第六弯折部与右边梁相平行,所述第五弯折部的端部与上横梁的右侧相连接。
还包括左加固纵梁、右加固纵梁,所述左加固纵梁的前端连接至前横梁的左侧,所述左加固纵梁的后端连接至第三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之间的弯折位置;所述右加固横梁的前端连接至前横梁的右侧,所述右加固横梁的后端连接至第五弯折部与第六弯折部之间的弯折位置。
还包括中纵梁、后竖梁,所述中纵梁设在左边梁、右边梁之间,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端部、第二弯折部的端部均分别与中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后竖梁设在上横梁的下部,所述中纵梁的后端与后竖梁的下端相连接。
还包括电源放置框,所述电源放置框设在中纵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雷迈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雷迈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6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