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0301.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华 |
主分类号: | F24C7/10 | 分类号: | F24C7/10;F24C7/06;F24C15/0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82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移动 使用 充电式 电磁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的电磁炉无法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便携移动性不足的问题,其包括底壳、固定壳和顶板,所述底壳内底端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位于所述蓄电池一侧的所述底壳内底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下方设置有风扇排气孔,所述固定壳上端设置有电磁加热板,所述电磁加热板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底壳一侧壁上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底壳上端设置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端一侧设置有物料面板,通过设置蓄电池和把手,使电磁炉可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且使电磁炉更加便携,可大大提高电磁炉的便携移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力来加热烹饪的灶具,电磁炉工作时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可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但是现有的电磁炉无法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便携移动性不足,而且现有的电磁炉长时间工作电磁加热板温度较高,工作稳定性差,为此这里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磁炉无法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便携移动性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包括底壳、固定壳和顶板,所述底壳内底端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位于所述蓄电池一侧的所述底壳内底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下方设置有风扇排气孔,所述固定壳上端设置有电磁加热板,所述电磁加热板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底壳一侧壁上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底壳上端设置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端一侧设置有物料面板,所述物料面板一侧设置有工作面板。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壳内底端通过卡槽固定,所述固定壳成型于所述底壳内底端,所述底壳下端四角处均熔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固定壳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磁加热板与所述固定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扇排气孔成型于所述底壳底端。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磁加热板通过卡槽固定,所述充电孔内嵌于所述底壳侧壁上,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充电孔以及所述电磁加热板均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一端熔接有把手,位于所述充电孔一侧的所述底壳侧壁上成型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物料面板以及所述工作面板均内嵌于所述顶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该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中,通过设置蓄电池和把手,使电磁炉可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且使电磁炉更加便携,可大大提高电磁炉的便携移动性,解决了现有的电磁炉无法脱离外接电源使用,便携移动性不足的问题;
2)、在该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中,固定壳、散热风扇和风扇排气孔的设置,使电磁加热板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风扇排气孔散发出去,使电磁加热板自身温度不会过高,以保证电磁加热板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工作,十分实用,解决了现有的电磁炉长时间工作电磁加热板温度较高,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壳的侧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华,未经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0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循环厌氧反应装置
- 下一篇:带外延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