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壳对接自动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8936.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苏荣;郭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苏荣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对接 自动 焊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极壳对接自动焊接设备,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上端安装三向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三向伺服驱动机构上安装焊缝跟踪器和焊接机构,两个所述底座的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安装有套管和转动调节电机,所述套管朝向转动调节电机的一侧壁滑动插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位于套管内部的一端连接支撑弹簧。通过三向伺服驱动机构结合焊缝跟踪器的使用,能够对焊缝追踪,从而使得焊接机构能够保持对焊缝追踪焊接,不需要人工操作,焊接准确,避免焊接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转动调节电机、传动支座、驱动支座等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够对被焊接电极壳转动,从而方便对其不同位置焊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极壳对接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极壳对接焊接普遍采用人工焊条电焊焊接,对焊工技术要求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焊接场所粉尘密度较大长时间工作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生产企业背负的环保压力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极壳对接自动焊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电极壳对接焊接普遍采用人工焊条电焊焊接,工人劳动强度大;焊接场所粉尘密度较大长时间工作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极壳对接自动焊接设备,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上端安装三向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三向伺服驱动机构上安装焊缝跟踪器和焊接机构,两个所述底座的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安装有套管和转动调节电机,所述套管朝向转动调节电机的一侧壁滑动插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位于套管内部的一端连接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支撑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传动支座,所述转动调节电机朝向传动支座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驱动支座,所述传动支座、驱动支座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三向伺服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两个底座上端的两个前后移动伺服滑台,两个所述前后移动伺服滑台的上端之间安装横向伺服滑台,所述横向伺服滑台上安装纵向伺服滑台,所述焊缝跟踪器和焊接机构安装在纵向伺服滑台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减速驱动电机和焊枪,所述焊枪安装在减速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转动套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通过支架与底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三向伺服驱动机构结合焊缝跟踪器的使用,能够对焊缝追踪,从而使得焊接机构能够保持对焊缝追踪焊接,不需要人工操作,焊接准确,避免焊接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
2)通过转动调节电机、传动支座、驱动支座等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够对被焊接电极壳转动,从而方便对其不同位置焊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支杆、传动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前后移动伺服滑台、3横向伺服滑台、4纵向伺服滑台、 5焊接机构、6焊缝跟踪器、7转动调节电机、8转轴、9驱动支座、10支撑套、11套管、12滑块、13支杆、14支撑弹簧、15传动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苏荣,未经郭苏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8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缓闭功能的无死角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植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