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8153.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8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瑞;刘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8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高一明;郭婷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频 静压 支撑 直线 伺服 作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包括活塞杆,其上的活塞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A油腔和B油腔;作动器缸筒,其内部油路分别与A油腔和B油腔连通,作动器缸筒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前静压轴承,其与作动器缸筒轴向固定,前静压轴承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后静压轴承,其夹紧在活塞杆与作动器缸筒之间,后静压轴承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阻尼调节器,其安装于作动器缸筒上,通过作动器缸筒的内部油路分别与A油腔和B油腔连通,以调节A油腔和B油腔的压力和流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任何机械密封圈,借助静压轴承来实现活塞杆与作动器缸筒的密封与导向,实现最大响应频率由400Hz到1000Hz的飞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伺服作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
背景技术
静压支撑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多领域,但在伺服作动器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国内生产的准静压支撑伺服作动器已经应用了静压支撑技术原理,通过静压轴承与密封圈的组合结构实现400Hz的试验指标,但在1000Hz超高频领域仍然无法通过液压伺服作动器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结合静压支撑和间隙密封技术实现1000Hz的超高频响应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包括活塞杆,其上的活塞环两侧分别形成有A油腔和B油腔;作动器缸筒,其内部油路分别与A油腔和B油腔连通,作动器缸筒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前静压轴承,其与作动器缸筒轴向固定,在前静压轴承内形成至少四个呈径向对称分布且分别与作动器缸筒的内部油路连通的前静压轴承油室,前静压轴承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后静压轴承,其部分夹紧在活塞杆与作动器缸筒之间,在后静压轴承内形成有至少四个呈径向对称分布且分别与作动器缸筒的内部油路连通的后静压轴承油室,后静压轴承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隙密封;阻尼调节器,其安装于作动器缸筒上,通过作动器缸筒内部的油路分别与A油腔和B油腔连通,以调节A油腔和B油腔的压力和流量。
优选地,在前静压轴承与后静压轴承内分别镶嵌有节流器。
优选地,节流器为小孔节流器。
优选地,小孔节流器的出口形成有倒角,且与前静压轴承、后静压轴承成倾斜安装。
优选地,沿活塞杆的轴向、前静压轴承的轴向、后静压轴承的轴向分别分布至少一条阻尼槽。
优选地,在活塞杆的杆部表面、前静压轴承的内壁、后静压轴承的内壁分别镀有铬镀层。
优选地,活塞杆为双出杆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通过螺钉与后静压轴承连接的套筒。
优选地,在套筒内安装有空气调节器。
优选地,活塞杆内置有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无需使用任何机械密封圈,借助静压轴承来实现活塞杆与作动器缸筒的密封与导向,实现最大响应频率由400Hz到1000Hz的飞跃,满足汽车弹性体、高铁轮轴、高速轴承、液压支架等高频响试验、可靠性耐久试验等对试验频率1000Hz的需求,填补国内空白;
2、在小孔节流器的出口形成倒角,利于节流后的油液形成稳定的油柱,与静压轴承成倾斜安装,结构紧凑,提高各节流器均衡性能;
3、静压轴承供油无额外供油管路,取自缸筒内高压油分支,油液波动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超高频静压支撑直线伺服作动器的第一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8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风效果好的公路交通控制标志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污染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