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57160.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松;李琨琪;袁珍亮;贾艳明;杨建军;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烟气 余热 生物 燃料 炉渣 进行 干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包括除尘器,引风机,脱硫塔,脱硫塔的出气端连接在烟囱上;所述引风机与脱硫塔之间的烟道上设置有热管加热器;所述热管加热器的空气侧的出气端连通有圆盘干燥器,热管加热器的空气侧上连通有离心风机;所述圆盘干燥器的上方设置有燃料入口,圆盘干燥器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燃料排出口,圆盘干燥器的内部设置有燃料输送机构;位于燃料排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热风入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仪表;所述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管加热器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空气,通过热空气来干燥生物质燃料,不仅提高了燃料的燃尽率,还提高了热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随着生物质直燃锅炉大规模使用,发现生物质燃料尤其是农业废弃物普遍存在水分高的问题,燃料水分高,需要更多的空气来干燥燃料,可能会造成主燃烧区欠氧燃烧,不利用燃料快速燃尽。目前入炉燃料多种多样,其着火特性与燃尽特性各不相同,根据燃料的着火特性与燃尽特性选择着火速度慢、燃尽时间长的燃料来进行提前干燥,这有利于保持入炉燃料燃烧的一致性,便于燃烧过程控制。当炉渣可燃物含量较高时,将湿态的炉渣干燥后送入炉内再次燃烧,有助于提高燃料的燃尽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或者炉渣的干燥的系统或者方法,来提高燃料的燃尽率以及降低排烟热损失。
目前已有的燃料干燥方式为采用蒸汽或者电能进行干燥,干燥成本较高,不适用与生物质直燃锅炉,提出了采用热烟气对生物质直接进行干燥的方法,但干燥过程中存在烟气泄露的问题,影响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提高燃烧的燃尽率,实现掺混燃料的协调燃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包括设置在锅炉烟道上的除尘器,除尘器后方的烟道上设置有引风机,引风机后方的烟道上设置有用于对烟气脱硫的脱硫塔,脱硫塔的出气端连接在烟囱上;所述引风机与脱硫塔之间的烟道上设置有用于换热的热管加热器;所述热管加热器的空气侧的出气端连通有用于干燥生物质燃料或未燃尽炉渣的圆盘干燥器,热管加热器的空气侧上连通有用于将空气侧内的高温空气送入圆盘干燥器内的离心风机;所述圆盘干燥器的上方设置有位于燃料输送皮带下方、用于进料的燃料入口,圆盘干燥器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位于燃料输出皮带上方、用于出料的燃料排出口,圆盘干燥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燃料从燃料入口输送到燃料排出口的燃料输送机构;位于燃料排出口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热管加热器空气侧出口端的热风入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排气温度的温度测量仪表;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生物质燃料或炉渣干燥程度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测量仪表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离心风机的输入端。
上述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所述热管加热器烟气侧的内壁上喷涂有用于提高耐酸腐蚀性能的喷涂涂层,烟气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污口。
上述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所述热管加热器空气侧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上述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所述燃料输送机构包括通过转轴横向设置有用于传送燃料的螺旋输送叶片和设置在干燥器外壳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上述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所述转轴和螺旋输送叶片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热风与生物质燃料接触的出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7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配电网用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配电箱内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