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0634.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微昕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73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叶万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lcsp 封装 测试 探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包括PCB转接板和本体接触器,所述PCB转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本体接触器,所述本体接触器外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板,所述底座外侧固定连接有PCB基板,所述本体接触器内部固定连接有探针组件,所述PCB基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PCB转接板、保护罩、底座和转接板,结构简单,便于装置的组装与拆卸检修,设置有防护罩,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WLCSP封装有效地缩减封装体积,数据传输路径短、稳定性高,使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
背景技术
WLCSP即为晶圆片级芯片规模封装,是晶圆级芯片封装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芯片封装方式(先切割再封测,而封装后至少增加原芯片20%的体积),此种最新技术是先在整片晶圆上进行封装和测试,然后才切割成一个个的IC颗粒,因此封装后的体积即等同IC裸晶的原尺寸,不仅明显地缩小内存模块尺寸,而符合行动装置对于机体空间的高密度需求;另一方面在效能的表现上,更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与稳定性。
普通的芯片测试探针卡多采用先切割再封测的方式进行封装,导致其体积较大,散热效率较差,且普通的测试探针卡结构复杂,组装与检修均十分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WLCSP封装测试探针卡,包括PCB转接板和本体接触器,所述PCB转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本体接触器,所述本体接触器外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板,所述底座外侧固定连接有PCB基板,所述本体接触器内部固定连接有探针组件,所述PCB基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PCB转接板上端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导电接点。
优选的,所述本体接触器上端外侧开设有窥孔,所述窥孔的数量为4个,且窥孔均匀分布在本体接触器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PCB转接板和本体接触器均为陶瓷材质构成,且本体接触器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转接板中部均为贯穿设置,且底座上端外侧开设有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PCB转接板、保护罩、底座和转接板,结构简单,便于装置的组装与拆卸检修,设置有防护罩,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WLCSP封装有效地缩减封装体积,数据传输路径短、稳定性高,使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接触器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本体接触器的安装结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本体接触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转接板、2-本体接触器、3-底座、4-转接板、5-PCB基板、6-探针组件、7-保护罩、8-导电接点、9-窥孔、10-安装孔、1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微昕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微昕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0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式建筑预埋桩基
- 下一篇:具有动作感应人机交互式的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