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版辊自动校圆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2742.0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盖胜强;王晓飞;张俊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版辊自动校圆机床,包括校圆底座,所述校圆底座的侧面分别设有侧压辊连杆、液压控制装置和抓取装置,所述校圆底座上固定有校圆下辊,所述校圆下辊的上方设有待校圆上辊,所述待校圆上辊的两端分别与侧压辊连杆和液压控制装置连接,由液压控制装置控制待校圆上辊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版辊的校圆质量、提高版辊的加工精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版辊印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版辊自动校圆机床。
背景技术
印刷版辊的制造在钢管锯切完后有一道生产工序为校圆工艺,目前的校圆均为人工进行校圆,还不能自动根据钢管的直径以及壁厚进行自动校圆。这种校圆工艺的缺陷包括离不开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不同规格的钢管校圆工艺需要人为干涉进行设置,对校圆的质量要靠人工来把控,不仅同一批次的钢管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不同批次的钢管之间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校圆存在较大误差且耗费人力成本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版辊自动校圆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版辊自动校圆机床,包括校圆底座,所述校圆底座的侧面分别设有侧压辊连杆、液压控制装置和抓取装置,所述校圆底座上固定有校圆下辊,所述校圆下辊的上方设有待校圆上辊,所述待校圆上辊的两端分别与侧压辊连杆和液压控制装置连接,由液压控制装置控制待校圆上辊进行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侧压辊连杆、液压控制装置和抓取装置位于校圆底座的不同侧面。
所述校圆下辊的数量为2个,平行设置在校圆底座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待校圆上辊的数量为1个,待校圆上辊位于2个校圆下辊的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待校圆上辊平行于校圆下辊,1个待校圆上辊和2个校圆下辊的中心线在同一纵截面中分别位于同一个等腰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
所述待校圆上辊通过连接轴与侧压辊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中设有调心滚子轴承。
所述抓取装置具体为轴关节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和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和固定底座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机械爪。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爪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液压控制装置控制待校圆上辊所达到的最大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爪的最大开合角度大于待校圆上辊的直径。
所述侧压辊连杆固定在校圆底座上,通过气缸与校圆底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2个校圆下辊来校正不同直径版辊的圆度,校正完成后的上辊通过轴关节机器人自动上下版辊,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上辊自动降至位置、上辊下压速度、下辊旋转速度、延时翻转时间等校圆工艺根据钢管的规格型号在校圆时自动生成,保证了版辊的校圆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中设有调心滚子轴承,当气缸推动连杆和上压辊配合时,能补偿同轴度误差,可以实现自动调心,保证上辊和下辊的平行度,提高加工精度,实现设备并线自动无人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校圆底座;2-液压控制装置;3-侧压辊连杆;4-校圆下辊;5-待校圆上辊; 6-连接轴;7-轴关节机器人;8-固定底座;9-连接臂;10-机械爪;1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2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