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3369.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1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东;王振伟;殷玉兵;杨慧;胡克楠;吴伟田;尚晓海;鲁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5/38;E04B5/00;E04B1/6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预制 混凝土 剪力 sp 连接 节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包括与剪力墙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用于放置SP板的牛腿、用于使SP板与剪力墙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使SP板与位于SP板上表面的结构砂浆层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机构、位于结构砂浆层内且水平方向设置的若干连续钢筋,若干连续钢筋位于第一连接机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机构的设置,便于将SP板分别与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连接牢固,第二连接机构的设置,便于将SP板与结构砂浆层连接牢固,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且制作方便,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之间通过变形钢筋固定连接,便于将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连接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城市的发展增加了浓重的城市化标志气息;高层建筑不仅仅表现在商务楼宇中,住宅楼宇也多百米之高。
目前,国内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要采用梁柱节点区域现浇的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梁柱节点区域现浇的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的工业化程度低,水耗、能耗、人工垃圾、污水排放量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现有的一些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目前存在的连接节点具有连接不可靠、受力性能不好、现场施工步骤复杂等缺陷,且施工效率低,不便于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因此,提供过一种连接可靠且受力性能较好的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SP板连接节点结构,包括与剪力墙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用于放置SP板的牛腿、用于使SP板与剪力墙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使SP板与位于SP板上表面的结构砂浆层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机构、位于结构砂浆层内且水平方向设置的若干连续钢筋,若干连续钢筋位于第一连接机构的下方。
所述剪力墙包括第一剪力墙、位于第一剪力墙下方的第二剪力墙,第一剪力墙的底部和第二剪力墙的顶部之间设有调节垫片和密封剂。
所述第一剪力墙内设有钢管、位于钢管内的变形钢筋,变形钢筋的底部穿过第一剪力墙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剪力墙内。
所述SP板和结构砂浆层均位于第二剪力墙的右侧并位于牛腿上,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为L型的第一连接筋,第一连接筋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筋体、与第一筋体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筋体,第一筋体的右端和左端分别位于结构砂浆层内和第二剪力墙内,第二筋体沿第二剪力墙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为L型的第二连接筋,第二连接筋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三筋体、与第三筋体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筋体,第三筋体的右端和左端分别位于SP板内和SP板的左侧,第四筋体位于SP板的左端且顶部位于结构砂浆内。
所述SP板和结构砂浆层穿过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 SP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第二剪力墙的左右两侧并位于牛腿上,第一剪力墙的底部和结构砂浆层之间设有调节垫片和密封剂。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使SP板与第二剪力墙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筋、使SP板与第一剪力墙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筋,第三连接筋设置两排,两排第三连接筋分别位于SP板的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
所述第三连接筋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五筋体、与第五筋体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六筋体,第五筋体位于结构砂浆层内,第六筋体位于第二剪力墙内,所述第四连接筋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七筋体、与第七筋体的右端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八筋体,第七筋体位于结构砂浆层内,第八筋体位于第一剪力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3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陶瓷组件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