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7951.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仇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6517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培养基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菌种注入口;还包括灭菌空气布气装置;所述灭菌空气布气装置由多个布气环管、短接管以及布气总管组成;所述布气环管在罐体内腔由上往下依次间隔水平布置;所述布气环管上连接有短接管;所述短接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布气总管上;所述布气总管的进气端延伸至罐体外侧;所述布气环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布气口。利用本实用新型液体发酵培养球孢白僵菌,相比较现有的其它类型的发酵装置,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而且所获得的种子液中,孢子含量数量更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加,生物防治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可以用于防治多种有害生物,例如球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是广谱性杀虫真菌,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茶叶小绿叶蝉、玉米螟、松毛虫、小蔗螟、盲椿、谷象、柑桔红蜘蛛和蚜虫等农林害虫。特别是对茶叶小绿叶蝉、玉米螟、松毛虫的生物防治,在国内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由于球孢白僵菌能有效地控制虫口数量,同时不伤害其他天敌昆虫和有益生物,完全符合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宗旨,同时由于其容易大量生产,防治成本较有竞争力,因而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培养球孢白僵菌的发酵周期长,孢子含量不够高。究其原因在于,液态培养基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对于灭菌空气的布气不均匀导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液态培养基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对于灭菌空气的布气较为均匀,有利于缩短发酵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态培养基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菌种注入口;还包括灭菌空气布气装置;所述灭菌空气布气装置由多个布气环管、短接管以及布气总管组成;所述布气环管在罐体内腔由上往下依次间隔水平布置;所述布气环管上连接有短接管;所述短接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布气总管上;所述布气总管的进气端延伸至罐体外侧;所述布气环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布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罐身部分呈圆柱体状;所述布气口呈竖直布置的“一”字状。
进一步的,所述布气总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呈竖直布置,且该竖直部分的轴线与所述布气环管的中心线连线部分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布气环管之间为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短接管与布气总管和布气环管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口之间为等间距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酵装置,灭菌空气布气装置采用特殊结构设计,布气环管按照由高到低设置,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液位的培养基需氧需求;同时,采用布气环管且在布气环管上开设布气口的设计方式,更大的接触面,从而可以扩大灭菌空气在罐体内的布气范围和均匀程度。利用本实用新型液体发酵培养球孢白僵菌,相比较现有的其它类型的发酵装置,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而且所获得的种子液中,孢子含量数量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气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菌种注入口,5-灭菌空气布气装置,50-布气环管,51-短接管,52-布气总管,53-布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7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座点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肿瘤患者护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