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3643.6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3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桂千富;桂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B62D3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乘坐 舒适 驾驶室 悬置 总成 工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包括支座、固定支架和缓冲支架;支座成对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两端;固定支架的端点部分与支座的顶部连接;缓冲支架包括承压部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承压部件与驾驶室底部结构连接;第一缓冲件竖向连接设置在承压部件与支座之间;第二缓冲件横向连接设置在承压部件与支座之间;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为气囊弹簧;通过横竖搭配的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可以在车辆产生震动时,有效将纵向震动以及横向震动吸收,从而减少驾驶室所受的冲击,提升其平稳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
背景技术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是非常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对整车的平衡和减震平顺性具有极大的影响。但现有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减震效果有限,且结构复杂维修维护难度大,或者干脆使用橡胶垫之类的结构来充当隔振部件,其减震效果已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结构精简、减震效果优异的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精简、减震效果优异的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工艺合件,包括支座、固定支架和缓冲支架;所述支座成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所述固定支架的端点部分与所述支座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承压部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承压部件与驾驶室底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竖向连接设置在所述承压部件与所述支座之间;所述第二缓冲件横向连接设置在所述承压部件与所述支座之间;所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为气囊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在固定支架两端的支座可以在驾驶室的下方两侧构成对称的支撑;驾驶室的压力通过承压部件经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传导至支座;通过横竖搭配的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可以在车辆产生震动时,利用简洁的组合减震结构,有效将纵向震动以及横向震动吸收,从而减少驾驶室所受的冲击,提升其平稳舒适度;缓冲件结构具体采用气囊弹簧,可以利用气囊弹簧刚性可变的特性,更好适应震动的不同剧烈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承压部件之间连接设置有力传导组件;所述力传导组件包括偏移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偏移板一端与所述承压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伸缩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铰接连接在所述偏移板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向设置的第二缓冲件安装在支座的侧面时可以节省横向空间,但会与竖向设置的第一缓冲件错开,所以需要偏移板来将承压部件的受力位置横向延伸,从而可以让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的运动路径处于统一水平面内,达到最佳的立体减震效果;第二支杆用于适应第二缓冲件和偏移板之间存在的高度差。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伸缩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之间铰接相连,可以利用自身的杆长引导第一支杆和第二缓冲件之间的力传导方向,使第二缓冲件的受力方向更准确,减少偏向力对其造成的损伤,提升减震效果。
进一步,所述承压部件与所述支座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缓冲件对应设置在所述承压部件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承压部件在受到震动冲击后发生转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缓冲件有效抑制高度方向的振幅。
进一步,所述支座的下端朝所述承压部件的所在侧凸出延伸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部铰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3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