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465.2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钟琪;何林;李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神经外科 临床 防积血 引流 手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包括瓶体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与瓶体的正面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簧、限位杆、圆杆和盒体,在使用时,操作者只需握住限位杆,通过圆杆将限位块拉起,是瓶体内部限位块以下的空间形成负压,操作者在拉起限位块的过程中,踩住定位块,防止握住限位杆时将瓶体带起,橡胶圈和密封圈均是防止漏气,使瓶体内部更好的形成负压,挡块防止操作者手握限位杆时脱手,挡块便于将限位块拉起,通过设置拉簧和限位块只需将限位杆拉起,即可使瓶体内部形成负压,达到了无需手持、提高安全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融合了外科学和神经病学,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精、新医疗仪器日新月异,大大促进了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手术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操作者采用带有负压的引流瓶配合引流管进行引流,引流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一直用手对引流瓶进行控制,长时间使用较为费力,导致无法准确的控制引流的速度,同时,当引流瓶存满时,往往无法快速将引流瓶内的液体排出,导致医生无法及时的将引流位置的液体取出,从而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具备无需手持、提高安全能力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手术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操作者手持带有负压的引流瓶配合引流管进行引流,长时间使用较为费力且无法准确控制引流速度,同时,当引流瓶存满时,无法及时的将引流瓶内的液体排出,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
为实现无需手持、提高安全能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包括瓶体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与瓶体的正面相连通,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圆杆的顶部贯穿瓶体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瓶体的侧面连通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连通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侧面开设有方孔,所述盒体的侧面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的表面与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接在圆杆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管的上方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防积血引流手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中心医院,未经绵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砂系统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中积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