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及其管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241.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7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岳志存;李东雪;随孝东;李峰;刘建文;王海龙;段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堃岳裂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42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相变 气爆管 及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及其管头结构,涉及岩体气爆管技术领域。管头结构,包括充液锥体电极头和环型充液连接器;充液锥体电极头下部套筒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激发电极和排气阀针,充液锥体电极头上部圆柱内设置有十字通孔,十字通孔的下端孔与下部套筒的内腔连通;十字通孔的上端孔内设置有充液阀针,充液阀针内设置有插装保压钉泄压盲孔,充液锥体电极头上部套装有环型充液连接器,环型充液连接器内设置有与十字通孔的水平孔连通的通道。管头结构与管体固定连接,管体底部固定有封堵端盖,管体内插装有激发管,激发管与激发电极连接。本装置有效地防止气爆管非正常引爆,提高了气爆管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体气爆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及管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爆管多为一次性合金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管体存放在仓库或者输运过程中,管体内的液体长期在室温下放置容易出现膨胀现象,当管体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管体会发生爆破,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重复使用的塑化气爆管上也未设置有防止非正常爆破的结构,存在较大的爆破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及其管头结构,有效防止气爆管非正常引爆,提高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管头结构采用如下方案: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的管头结构,包括环型充液连接器和充液锥体电极头;充液锥体电极头上部为圆柱结构,充液锥体电极头下部为纵截面呈梯形的套筒结构,充液锥体电极头下部套筒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电极安装孔和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阀针;充液锥体电极头上部圆柱内部设置有十字通孔,十字通孔的下端孔与充液锥体电极头下部套筒连通;十字通孔的上端孔内设置有充液阀针,充液阀针的轴线上设置有泄压盲孔,泄压盲孔中插装有保压钉;充液锥体电极头上部圆柱的外圆周套装有环型充液连接器,环型充液连接器内设置有与十字通孔的水平孔连通的通道,环型充液连接器的外侧端面设置有通道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管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头结构通过在管头的充液锥体电极头内设置带有泄压盲孔的充液阀针,在气爆管装入岩体前安装保压钉,有效防止气爆管的非正常引爆,提高了气爆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在管头设置排气阀针,使液体自流进入管体内,无需高压充装机。
本实用新型管头结构的优选方案为:
充液阀针的下部套装有密封O型圈,防止液体由充液阀针的缝隙流出。
环型充液连接器上设置有压力表,监测管内压力。
泄压盲孔的下端面与充液阀针下端面的距离保证气爆管内压力增大后泄压盲孔被打通,实现防止非正常爆炸。
充液锥体电极头、环形充液连接器、排气阀针、充液阀针和保压钉分别为塑化材质制作,材质软,爆破后不会产生碎片。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气爆管采用如下方案:二氧化碳相变气爆管,包括管头结构和管体,管头结构与管体固定连接,管体底部固定有封堵端盖,管体内插装有激发管,激发管与激发电极连接,激发电极插装在电极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气爆管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爆管具有防止非正常爆炸功能,降低非正常爆破伤害,提高设备安全性。
激发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一端分别与激发管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锁带,具有防触发安全闭锁功能。
管体内腔的中部截面直径大于两端截面直径,呈两端细中间粗的腔体结构,使管体在膨胀后封堵岩体孔,达到更好的爆破效果。
管头结构通过变径转接头与管体连接,变径转接头为塑化材质。
管体和封堵端盖分别为塑化材质制作,重量轻质地软,爆破后管体不会产生碎片,对人、机械不具备破坏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堃岳裂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堃岳裂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抗菌透气膜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