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111.X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纪雷;张永静;张鹏;张岩;邸旭林;葛欣磊;刘佳鑫;沈小栋;杨力镔;王晋林;金鑫;李亚洲;赵金龙;胡佳佳;马京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缸盖 结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内形成有的多个子排气道,每个所述子排气道与对应的气缸连通;汇流部,所述汇流部设置于所述缸盖本体上且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子排气道连通的总排气道;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形成于所述缸盖本体内且适于流通冷却水;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凸出于所述缸盖本体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汇流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通过设置传热部,提升了汇流部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缸盖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缸盖上的排气端面超出缸盖底面宽度的一半以上,呈悬臂状态凸出缸盖壁面;凸出部分主要为排气各歧管汇合部分,凸出壁面要受到高温废气传递的热量,同时受到增压器回传的高温热量,使得凸出壁面的热载荷较高,热变形较大,影响凸出壁面结构的强度,影响排气面与增压器的密封性能,持续回传的高温热量,会使得气缸盖凸出壁面的微观结构发生变质,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幅度衰减,硬度不断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该缸盖结构通过设置传热部,提升了汇流部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缸盖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缸盖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内形成有多个子排气道,每个所述子排气道与对应的气缸连通;汇流部,所述汇流部设置于所述缸盖本体上且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子排气道连通的总排气道;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形成于所述缸盖本体内且适于流通冷却水;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凸出于所述缸盖本体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汇流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缸盖结构,通过在汇流部与缸盖本体之间设置传热部,汇流部上可以用于安装增压器,传热部将汇流部上的热量回传至缸盖本体从而降低汇流部的温度,降低凸出缸盖本体的汇流部的热负荷,减少了因持续高温灼烧导致的微观结构发生变质所引起的硬度降低的风险,提高汇流部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热部为多个且间隔布置于所述汇流部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汇流部凸出于所述缸盖本体的外表面,所述传热部连接所述汇流部周壁与所述缸盖本体外表面且所述传热部在靠近所述汇流部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缸盖水套的方向延伸以在所述传热部的外端形成倾斜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倾斜端面与所述缸盖本体的底面之的角度为α且满足:35°≤α≤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汇流部远离所述缸盖本体的一端的端面构造为增压器配合面,所述总排气道具有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设置于所述增压器配合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缸盖结构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上设置有朝向和/或背离所述增压器配合面凸出的密封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缸盖水套包括:上部水套和下部水套,所述上部水套与所述下部水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水套,所述连接水套设置于所述汇流部内,所述连接水套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密封筋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增压器配合面与所述连接水套之间的最小距离为e且满足:3mm≤e≤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增压器配合面上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连接孔,多个所述紧固件连接孔环绕所述排气出口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