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4732.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郭健;徐英乾;高阳;郑伟伟;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奥特维旭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24;F27B9/36;F27B9/30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章陆一;孙际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 ||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包括上腔体及下腔体,其中:
所述上腔体安装于所述下腔体的上方,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形成供电池片通过的至少两条加热通道,并排的至少两个电池片分别从不同的加热通道通过;
所述下腔体和所述上腔体中的前一种或两种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加热通道的电池片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下腔体凸起的上隔板,所述下腔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上腔体凸起的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上下成对设置且均沿着所述电池片输送方向排布,成对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之间的空间间隔形成所述加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还包括电池片输送装置,所述电池片输送装置的输送部在所述加热通道内输送电池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输送装置包括所述输送部、侧边支架及中间支架,所述输送部为钢网带;
所述钢网带为一条,横跨铺设于所有所述加热通道内;
所述侧边支架为两组,两组侧边支架对称布置于所述钢网带相对的两侧边上;
所述中间支架为至少一组,所述中间支架与成对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一一对应,每组中间支架布置在对应的一组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之间的钢网带的区域上;
位于同一条加热通道内的一组侧边支架与一组中间支架之间形成承载电池片的承载部,或,位于同一条加热通道内的两组中间支架之间形成承载电池片的承载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加热通道内的所述承载部包括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两个支撑点位形成承载电池片的支撑协同部,每条所述加热通道内形成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协同部,由下至上,各个所述支撑协同部的两个支撑点位之间的间距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条加热通道共用一组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为中间高、两端向下分别延伸至相邻两条加热通道内钢网带上的结构;或者,
相邻两条加热通道相邻位置分别用一组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由高到低向对应的加热通道内钢网带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布置有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上腔体内布置有风冷装置和/或光照装置,所述风冷装置对所述加热通道内的温度进行降温,所述光照装置对所述加热通道内输送的电池片提供光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组间隔布置的垂直于所述加热通道的多根灯管,每根所述灯管贯穿过所有所述加热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灯管对应于其中一条所述加热通道的灯管段内安装有加热灯丝,各根所述灯管内的加热灯丝交错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内均布置有所述加热装置时,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内布置的灯管及灯丝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奥特维旭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奥特维旭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47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