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9116.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0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娜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调节箱,所述一侧设置有摇手,所述摇手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摇手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调节箱内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设置有摇手、第二丝杆、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丝杆、移动杆、连接杆、气囊垫和第二滑块,通过摇手,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着第二锥齿轮工作,使第一锥齿轮能够转动,带动着第一丝杆转动,使移动杆能够在第一丝杆上做垂直运动,带动着连接杆能够做垂直运动,使气囊垫带动着第二滑块做垂直运动,以此可以准确调节气囊垫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其中前排座椅主要分为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汽车座椅可以减缓人们的后背疼痛,缓解疲惫,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和舒适,随着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一辆车时,经常会考虑它的座椅是否舒适或者它的座椅是否适合自己,久而久之,汽车座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向上跨越了很大一步台阶,已是人们定义一款车完美与否的最高标准之一。
但是,上述产品在使用中存在下述缺陷:常见的汽车座椅只具备前后移动和角度调节功能,不能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极大的限制了驾驶座椅的可调节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汽车座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座椅,解决了以上所述的常见的汽车座椅只具备前后移动和角度调节功能,不能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极大的限制了驾驶座椅的可调节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设置有摇手,所述摇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摇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调节箱内部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囊垫,所述气囊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气囊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靠背主体。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内壁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皆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与移动杆的两端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顶端与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圈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摇手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气囊垫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气囊垫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气囊垫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受力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软棉垫,所述软棉垫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摇手、第二丝杆、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丝杆、移动杆、连接杆、气囊垫和第二滑块,通过手持摇手,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着第二锥齿轮的工作,使第一锥齿轮能够转动,带动着第一丝杆的转动,使移动杆能够在第一丝杆上做垂直运动,带动着连接杆能够做垂直运动,使气囊垫带动着第二滑块做垂直运动,以此可以准确的调节气囊垫的高度,使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适便捷,能够找到合适的高度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娜,未经郑晓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9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