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1384.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德;王佳力;刘芳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降解 自发 电场 神经 支架 | ||
1.一种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呈中空结构的管状结构,包括可降解的导管外层、导管中间层和导管内层,所述导管中间层位于所述导管外层与所述导管内层之间,所述导管外层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内层之间设有可降解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内层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导电性,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为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金属材质,且所述负极较所述正极活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Zn、Fe或其合金形成的片状结构;所述负极为Mg、Ca或其合金形成的片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厚度以及所述负极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导管内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的厚度为3-5μm,所述正极的厚度为1-3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Zn、Fe或ZnFe合金形成的棒状结构;所述负极为Mg、Ca或其合金形成的棒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Mg棒、Ca棒或MgCa合金棒沿管状结构的管轴轴向间隔排列在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内层之间的一端,若干Zn棒、Fe棒或ZnFe合金棒沿管状结构的管轴轴向间隔排列在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内层之间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外层的材质选自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中间层为导电聚合物结构;所述导管内层为导电多孔纤维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修复可降解自发电场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层呈纤维结构,且纤维方向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电子流动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13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肝胆外科临床用新型取石器
- 下一篇:一种造口底板测量裁剪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