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3068.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薛萌;杨美宾;刘锦红;文雷;谢春花;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固薄膜涂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50;C09J7/30;C09J175/04;C09J133/04;C09J131/04;C09J9/02;H05B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少鹏 |
地址: | 512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加热 光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透明基膜、第二透明基膜、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透明电加热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第一透明基膜的一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二透明基膜与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之间具有透明电加热层,第二透明基膜的另一侧形成压敏胶层,压敏胶层上黏附离型膜。该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好、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遇到因温差造成的起雾现象,比如浴室镜子、汽车车窗、眼镜、橱窗等场景均常发生起雾现象;在起雾情况下,会降低人们视线清晰度,轻则带来体验感不便,重则可能会有安全危险。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起雾基材(一般为玻璃或透明塑胶)上涂“肥皂水”(表面活性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几个小时)起到防雾效果;还有的是在基材上涂水性防雾涂料或UV固化防雾涂料等,可以达到一个月左右的防雾效果;但这两种基于亲水涂层体系的技术方案都实现不了永久防雾的目标。
为了实现永久防雾,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是在基材表面构筑微纳结构,即仿“荷叶效应”的超疏水表面,实现疏水型永久防雾,但这种方案造价较高,还不能大批量生产;第二种是在基材中间或者背面布置电阻丝,用通电加热的方式升温除雾,目前在酒店浴室镜和汽车后视镜上已经有相关应用。但是由于造价昂贵、安装修理不便、透光条件下不美观等诸多因素,第二种方案仍然没有得到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柔性透明电加热除雾光学膜亦是解决永久防雾问题的办法。专利CN107326415B、CN110944418A、CN 106082700 B和CN106082701B采用的方法是在薄膜上沉积金属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介电层,这种方法考虑到除雾性能,制备过程要用到磁控溅射工艺,成本较高,且透明性较低。专利CN104883760B和CN105517215B采用的方法是把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导电层直接用UV胶粘在薄膜上,这种方法要设置电极汇流条,结构和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成本很高。专利CN106941736A采用的方法是将石墨烯做成分散液,涂在薄膜上,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但是电加热稳定性很差、寿命很差,实际制备可行性不高。专利CN107995704A和CN110536492A采用的方法是将石墨烯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材料与胶粘剂混合、涂在薄膜上,这种方法实际制备可行性最高,但是公开的专利各层结构设计没有经过优化,无法实现透明性。
因此,开发一种透明性和导电性好且制作工艺简单的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性和导电性好且制作工艺简单的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透明基膜、第二透明基膜、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透明电加热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第一透明基膜的一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二透明基膜与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之间具有透明电加热层,第二透明基膜的另一侧形成压敏胶层,压敏胶层上黏附离型膜。
较佳地,柔性电加热除雾光学膜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底涂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底涂层上的电极极耳。
较佳地,第一透明基膜另一侧具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8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固薄膜涂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固薄膜涂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