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6795.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尚红;韩晓旭;冯永辉;兰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医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77;G01N33/68;G01N33/543;G01N21/76 |
代理公司: | 辽宁铭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2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抗原 抗体 联合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由R1磁珠、R2吖啶、R3吖啶和R4样本处理液组成,所述R1磁珠由抗新冠病毒N蛋白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重组蛋白包被的顺磁微粒以及磁珠稀释液组成;所述R2吖啶为吖啶标记的新冠病毒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蛋白;R3吖啶为吖啶标记的抗新冠病毒N蛋白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所述试剂盒能够一次性检测受检者血清、血浆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及抗体,并能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可以将其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者在疑似病例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可提示病程的早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亦被称为SARS-CoV-2、HCoV-19)是一种直径为60-140nm的圆形或椭圆形,且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属于β-CoV的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29891个核苷酸,包括两端非编码区序列和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基因(Open readingframe,ORF),可编码9860个氨基酸。其中ORF1a编码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和3C样蛋白酶,ORF1b编码多聚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和3C样蛋白酶切割多聚蛋白酶后产生依赖性RNA聚合酶和解螺旋酶,以参与病毒的转录和复制,病毒的结构相关蛋白包括刺突蛋白(S)、膜蛋白(M)、包膜蛋白(E)和核衣壳蛋白(N)。N蛋白基因在冠状病毒内相对保守,会和其他病毒基因有交叉,而ORF1ab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使用荧光PCR法同时检测两个基因能有效避免误诊。新型冠状病毒的N蛋白、E蛋白和S蛋白等抗原,可作为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N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壳,在病毒RNA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N蛋白相对保守,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机体就能产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可以利用N蛋白建立快速检测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方法。
针对新冠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核酸、抗原和抗体三类。核酸检测通过检测新冠病毒的RNA序列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标本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样本,包括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抗原检测主要是应用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抗原,其结果可以作为早期确认感染的直接证据,所检测的抗原主要是新冠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使用的样本类型一般为呼吸道样本,包括鼻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等。抗体检测多以新冠病毒的 N蛋白和S蛋白作为捕获抗原,主要检测血清中的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 抗体。一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7天后,首先感染者首先出现IgM抗体,然后是IgG抗体。当IgG抗体出现后,其浓度会持续升高,会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而IgM抗体则持续降低,直至消失。抗原及抗体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目前还没有能够同时检测血清中的新冠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诊断产品上市。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病原学诊断的主要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RNA,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但核酸检测结果受到患者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试剂质量,检测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采样不当、标本保存不当、采用不同类型的标本以及使用不同厂家试剂都可能造成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而出现漏诊,阳性检出率仅为30-50%;同时在采集标本时,采样人员会与病原体接触,存在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核酸检测在样本的保存、运输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实验过程操作不当则会导致交叉污染,因此对实验人员的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难以做到简单、方便、自动化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医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医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6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剪式升降工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列车图像线扫描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