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宫内膜修复用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2015.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敏;卿泉;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38;C12N5/0775;C12M3/00;C12M1/24;C12M1/10;C12M1/00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宫 内膜 修复 胶原 支架 复合 脐带 干细胞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其中将处于冷冻状态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冷藏罐中取出,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
胞进行解冻,加入完全培养液,并接种于培养瓶中;
S2:制备单细胞悬液,其中将培养瓶中培育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然后将UC-MSCs胰酶消化后制备单细胞悬液;
S3:复合培养,取单细胞悬液均匀滴加到胶原支架上,从而制得子宫内膜修复用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
S4:后续培养,将制得的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加入到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然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所述S1中在从冷藏罐中取出处于冷冻状态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须立即将其置于水浴中,并一直缓慢摇动使其解冻,然后将解冻后的干细胞转移到离心管中,在加入完全培养液后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后将干细胞和培养液接种于培养瓶中;
所述步骤S2所用培养瓶包括前框架(1)、后框架(2)、瓶体(3)和驱动杆(4),所述前框架(1)和后框架(2)之间通过多组连接杆(5)连接,前框架(1)和后框架(2)上均设置有一组第一轴承(6),两组第一轴承(6)内圈均设置有一组转轴(7),两组转轴(7)之间固定连接有环体(8),环体(8)底部通过四个过渡架(9)安装有底板(10),所述瓶体(3)放置在底板(10)上,位于前侧的转轴(7)前端固定连接有摆臂(11),前框架(1)顶部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横杆(13),横杆(13)远离电机(12)一端设置有驱动轴(14),摆臂(11)前端连接有连接轴(15),所述驱动杆(4)靠近连接轴(15)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孔,驱动杆(4)靠近驱动轴(14)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孔,连接轴(15)穿过第一驱动孔,驱动轴(14)穿过第二驱动孔;
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过渡架(9)上对称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H型滑块(16)、螺纹杆(17)和夹板(18),过渡架(9)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H型滑块(16)与长条孔滑动连接,H型滑块(16)上螺纹连接有螺栓(19),螺栓(19)一端与过渡架(9)接触,所述螺纹杆(17)与H型滑块(16)螺纹连接,螺纹杆(17)一端与夹板(18)连接,螺纹杆(17)另一端设置有手轮(20);
第一驱动孔处设置有第二轴承(23),连接轴(15)与第二轴承(23)内圈连接,第二驱动孔处设置有第三轴承(24),驱动轴(14)与第三轴承(24)内圈连接;
正常使用时,将瓶体放到底板上,开启电机使电机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横杆旋转,并带动驱动轴以电机输出轴为轴进行旋转,由于驱动杆两端分别与驱动轴和连接轴转动连接,从而电机通电后带动瓶体以转轴为轴发生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单细胞悬液细胞数量约十万个每立方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胶原支架复合脐带干细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培养箱内的温度控制在为36.2℃-36.8℃,培养箱中的还有3%-4.5%CO2,培养箱的培养时间控制在1-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0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