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能动力换档的变速器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1085.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保利;马丁·丹克斯赖特;迈克尔·哈斯;托马斯·奥伯布赫纳;斯特凡·伊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91 | 分类号: | F16H3/091;F16H37/04;F16H57/02;F16H57/023;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韩毅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动力 换档 变速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能动力换档的变速器组(4),其具有三个带多个圆柱齿轮(Z80至Z87)的轴,作为输入轴的第一轴(1)和作为输出轴的第二轴(2)以及作为中间轴的第三轴(3)彼此间轴线平行地布置,其中,设置有四个作为切换元件的多片式离合器(K1、K2、K3、KR)用以实现三个在前进行驶方向上的、能动力换档的传动比级(L、M、H)和一个在后退行驶方向上的传动比级(R),其中,为了实现传动比级仅一个切换元件被切换,并且每个多片式离合器的第一盘片支架与配属的轴牢固地连接并且每个多片式离合器的第二盘片支架与能转动地支承在这些轴中的一个轴上的圆柱齿轮牢固地连接。此外还涉及具有变速器组的农业商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更详细限定类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的、能动力换档的变速器组,该变速器组具有三个带多个圆柱齿轮的轴并且利用四个多片式离合器实现四个传动比级。
背景技术
在车辆、例如农业商用车辆中使用具有主变速器和前置的变速器组的变速器设施,其也被称之为半档变速器(Splitter)。该变速器组包括分别配属有两个离合器的三个轴。为了传动比级的换档所需要的是,分别闭合两个离合器。由于所需要的构件的大的数量,这类变速器组是成本高昂的并且有高的结构空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建议一种变速器组和具有变速器组的农业商用车辆,该变速器组和该农业商用车辆是成本低廉的并且具有较少的结构空间需求。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或13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和要求保护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以及附图得出。
因此,建议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多档的、能动力换档的变速器组,该变速器组具有三个带多个圆柱齿轮的轴,其中,作为变速器组的输入轴的第一轴和作为变速器组的输出轴的第二轴以及作为中间轴的第三轴彼此间轴线平行地布置。此外,设置有四个作为切换元件的多片式离合器用以实现三个在前进行驶方向上的传动比级和一个在后退行驶方向上的传动比级。为了设计在结构空间和成本方面特别有利的变速器组而规定,为了实现一个或每个传动比级仅一个切换元件被切换,并且每个多片式离合器的第一盘片支架,也就是内盘片支架或外盘片支架与配属的轴牢固地连接并且每个多片式离合器的第二盘片支架与能转动地支承在这些轴中的一个轴上的圆柱齿轮牢固地连接。
利用所建议的变速器组实现了具有尽可能少的构件的三重动力换档组部分。三重半档变速器实现了用于向前行驶方向的三个能动力换档的档位和用于向后行驶方向的一个能动力换档的档位。为此,仅需要四个切换元件或四个多片式离合器以及三个轴,其中,离合器的部分或者说内盘片支架或外盘片支架直接与轴固定,例如通过焊接、铆接等工艺。通过构件在所建议的变速器组中的布置,可以相应地节省结构空间地布置圆柱齿轮或各自的齿轮系。此外,针对多个传动比级多重地使用圆柱齿轮也是可能的。
所使用的三个轴在空间上平行地以等效三角形的方式布置。每个轴部件组具有多个圆柱齿轮,这些圆柱齿轮作为固定轮与轴连接或者作为空套轮与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连接。为了能够换档到传动比级,仅需一个离合器闭合而另外三个离合器打开。
在所建议的变速器组中,第一轴和第三轴分别具有三个圆柱齿轮,其中,两个圆柱齿轮实施为空套轮并且一个圆柱齿轮实施为固定轮。此外,第一轴和第三轴分别配属有两个多片式切换元件。而第二轴仅配属有两个实施为固定轮的圆柱齿轮。因此,变速器组仅包括八个齿轮或者说圆柱齿轮。
在变速器组中,给圆柱齿轮的节圆定尺寸且使轴彼此在空间上布置成使得变速器组在平面中的示意图是可能的,而第一和第三轴的第三圆柱齿轮彼此不碰触。由于这种有利的布置,在所建议的变速器组中,第一轴和第三轴的第三圆柱齿轮可以具有同样的齿部并且因此在它们的齿数和它们的节圆方面同样地实施。由此得到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的明显的制造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1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