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5444.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钱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布莱派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1/00;B24B21/18;B24B55/08;B24B55/12;B24B41/06;B24B41/02;B01D46/10;B01D46/76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刹车片 抛光 工艺 | ||
1.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经过前期多步骤的加工完成的刹车片集中收集,从而筛选出中质量品质良好的产品;
S2、随后将筛选出的刹车片放置特定的传输轨道中,从而通过抛光打磨机构将刹车片进行抛光打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抛光打磨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刹车片进入抛光打磨机构内后,其刹车片在传输途中被吸附机构(700)吸附从而带到砂带机上进行打磨;
S22、随着刹车片逐渐打磨的情况下,其刹车片摩擦块在摩擦消耗下产生少量的碳纤维粉末,随着碳纤维粉末不断的产生,逐渐会被负压机构(800)将其进行吸附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抛光打磨机构包括第一衔接底板(100),所述第一衔接底板(100)上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传送滑轨(200),所述传送滑轨(200)内壁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刹车片(300),所述第一衔接底板(100)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底板(400),所述第二衔接底板(400)内壁之间安装有砂带机(500),所述第二衔接底板(400)右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滑板(600)。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1中的吸附机构(700)位于第一衔接底板(100)和第二衔接底板(400)上端,所述负压机构(800)位于吸附机构(700)上端且固定连接,所述负压机构(800)右端设有收集机构(900)。
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700)S21中的包括第一衔接底板(100)和第二衔接底板(400)上端固定连接的衔接罩(701),所述衔接罩(701)内底端开凿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滑槽(702),所述衔接罩(701)内设有搅动机构(1000),所述滑槽(702)与传送滑轨(200)相互对应,所述滑槽(702)内壁之间安装有电动滑块(703),所述电动滑块(703)靠近第二衔接底板(4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石(704)。
6.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2中的负压机构(800)包括衔接罩(701)上端固定连接的衔接框(801),所述衔接框(801)内壁安装有高压鼓风机(802),所述衔接框(801)远离高压鼓风机(802)的一端开凿有出气孔(80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900)包括负压机构(800)右端固定连接的收集盒(901),所述收集盒(901)远离衔接框(801)的一端开凿有滑槽(902),所述滑槽(902)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收集底板(903),所述收集底板(903)外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04),所述收集底板(903)内壁固定连接有吸尘垫(9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机构(1000)包括衔接罩(701)下端固定连接的弹性滤网(1001),所述弹性滤网(1001)位于两个滑槽(702)内壁之间,所述衔接罩(701)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002),所述透气孔(1002)位于弹性滤网(1001)上端,所述弹性滤网(1001)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棒(1003),多个所述支撑棒(1003)均位于透气孔(1002)内壁之间,所述支撑棒(1003)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囊(1004),所述球囊(1004)内设有静电吸附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球囊(1004)外端固定连接的吸附垫(1101),所述球囊(1004)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橡胶球(1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布莱派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布莱派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54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式自循环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磁路聚焦共享式多通道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