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块粽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3023.7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沈荣光;沈永兴;沈国斌;张永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26 | 分类号: | A23L7/126;A23L5/20;A23P30/10;A23P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块 粽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块粽子及其生产工艺,其涉及粽子生产的领域,其包括呈方块状的粽子本体,所述粽子本体的干燥失重质量分数≤55%,所述粽子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复合的荷叶层、箬叶层、糯米层和辅料层;包括以下步骤:S1,对包材进行预处理,并制备调味米料和咸味辅料;所述调味米料用于制成糯米层,且所述咸味辅料用于制成辅料层;S2,模量化包裹,S1中预处理后的辅料包裹于调味米料中,最后包裹扎线得到方形预处理粽;S3,真空包装;S4,灭菌处理后制备得到方块粽成品。本申请提供一种符合粽子行业标准的方块粽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粽子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块粽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粽子是一种由粽叶包过糯米后蒸制而成的食物,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的形状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和方形等不同种类。
方块粽子的创意来源是珠三角地区出现裹蒸粽及香港地区的方块米饭制品,但是此类产品由于其生产工艺问题,导致其产品的水分含量不能达到现行粽子行业标准SB/T10377 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符合粽子行业标准的方块粽子,本申请提供种方块粽子及其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块粽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方块粽子,包括呈方块状的粽子本体,所述粽子本体的干燥失重质量分数≤55%、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质量分数≤0.15、砷含量≤0.5mg/kg、铅含量≤0.5mg/kg且黄曲霉毒素B1≤5ug/kg,所述粽子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复合的荷叶层、箬叶层、糯米层和辅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限定粽子本体的形状为方块状,减少了常规粽子在运输销售环节出现的高比例破损现象,提高产品质量;且本申请中通过限定了荷叶层、箬叶层和糯米层的位置,使得本申请制备得到的方块粽结构更加稳定,且可进一步维持粽子本体干燥失重质量分数≤55,进而符合SB/T 10377 标准的方块粽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块粽子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方块粽子的生产工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包材进行预处理,并制备调味米料和咸味辅料,其中所述包材包括用于制成荷叶层的荷叶和用于制成箬叶层的箬叶;所述调味米料用于制成糯米层,且所述咸味辅料用于制成辅料层;
S2,模量化包裹,将S1中预处理后的荷叶和箬叶依次铺设于方形模具后,加入S1中制得的调味米料,再加入S1中预处理后的咸味辅料,最后再补充S1中制得的调米料,使得S1中预处理后的辅料包裹于调味米料中,最后包裹扎线得到方形预处理粽;
S3,真空包装;
S4,灭菌处理后制备得到方块粽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将调味米料与咸味辅料混合并包装后直接灭菌处理,与传统粽子生产工艺相比,省去煮粽工艺,不存在蒸煮过程产生大量油脂类废水,同样吨位产品其蒸汽耗用量可以节省50%以上,深入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可选的,所述S1的制备调味米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糯米淘洗分选处理后先蒸煮处理;
S12,将蒸煮处理后的糯米调味炒制后,制得预处理米料;
S13,将预处理米料通过机械吹风至室温后,制备得到调味米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炒制完成后进行机械吹风,使其冷却至常温,进一步蒸发水分,从而有利于得到燥失重质量分数≤55%的方块粽产品。
可选的,所述S1中调味米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50000份的糯米、2000~2500份的酿造酱油、650~800份的食用盐、1000~1400份的白砂糖、200~250份的味精和8~10份的5’-呈味核苷酸二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3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