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8541.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周寅利;张卓;陈超;宁永强;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02345 | 分类号: | H01S5/02345;H01S5/024;H01S5/026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高一明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散热 半导体激光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的半导体激光器包括衬底,在衬底上依次制备形成导电层、下波导结构层、发光层和上波导结构层,在上波导结构层上制备形成上电极,在导电层上制备形成下电极,在衬底内刻蚀形成供制冷液体流动的微通道,在衬底的底部键合有将制冷液体密封在微通道内的键合材料层。本发明将供制冷液体流动的微通道制备在衬底的内部,缩短制冷液体与发光层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发光层的散热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因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固体激光泵浦、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虽然半导体激光器的效率已经高达55%以上,然而其工作时产生的热效应仍然非常严重。并且如果产生的废热不及时导出,则激光器的工作性能将很快面临热衰减效应,器件功率、效率快速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半导体激光器出光面失效,对激光器造成损坏。
为解决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问题,一般将半导体激光器采用焊料焊接的方式集成到热沉(例如氮化硅、铜等材料)上,然后再对热沉进行水冷散热。目前比较快的散热方式包括在热沉中制备微通道,通过在微通道中通入流动的制冷液体,实现对热沉的散热。然而半导体激光器中发光层的厚度非常薄,并且发光层与热沉之间间隔着比发光层厚度厚几十倍的热沉材料,制约着发光层的散热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动态虚拟掩膜激光线扫代替点扫的加工方式,提高加工效率且不受到边缘光学衍射效应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包括衬底,在衬底上依次制备形成导电层、下波导结构层、发光层和上波导结构层,在上波导结构层上制备形成上电极,在导电层上制备形成下电极,在衬底内刻蚀形成供制冷液体流动的微通道,在衬底的底部键合有将制冷液体密封在微通道内的键合材料层。
优选地,微通道的排布形式为直通道或弯曲通道。
优选地,弯曲通道的排布形式为回字形通道或S形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衬底上依次制备形成导电层、下波导结构层、发光层和上波导结构层,并在上波导结构层上制备形成上电极,在导电层上制备形成下电极;
S2、在衬底内刻蚀形成微通道,并在衬底的底部键合有将微通道密封的键合材料层。
优选地,在衬底内刻蚀形成微通道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衬底的底部涂覆一层光刻胶;
S202、对光刻胶进行光刻形成掩模;
S203、利用掩模对衬底的底部进行光刻形成微通道;
S204、去除掩模。
优选地,衬底为砷化镓、氮化镓或碳化硅材料。
优选地,键合材料层为碳化硅、硅或金刚石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供制冷液体流动的微通道制备在衬底的内部,缩短制冷液体与发光层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发光层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型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的排布形式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通道的排布形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