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7666.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包月青;李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42;B29C44/58;B29K7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朱洪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发泡 模具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安装有上模(3),下模座(2)的上方安装有下模(4),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连接固定并使上模(3)和下模(4)密封连接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3)上安装有使模具型腔与外部单向连通的抽真空气管(6),所述上模(3)和下模(4)的连接面上分别开设有上模抽气槽(31)和下模抽气槽(41),所述下模抽气槽(41)的外围还设有密封槽(42),所述上模抽气槽(31)、下模抽气槽(41)和密封槽(42)均呈与沿模具型腔外缘形状相适配的闭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42)中设有将模具型腔密封的呈环形的橡胶条(8),所述上模抽气槽(31)和下模抽气槽(42)的位置相适配并配合形成真空抽气槽,所述抽真空气管(6)通过真空抽气槽与模具型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上表面和下模(4)的下表面上设有导热管(7),所述导热管(7)与模具型腔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与上模(3)和下模(4)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方设有注料机构(5),所述注料机构(5)使模具型腔与外部单向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气管(6)和上模(3)之间设有抽气管安装座(61),所述抽气管安装座(61)中设有单向阀使抽真空气管(6)与上模(3)单向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排气槽(43),所述排气槽(43)位于下模抽气槽(41)内侧且沿模具型腔形成闭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抽气槽(31)内侧呈台阶状形成向下突出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下模(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溢料槽(32)以容纳成型废料边。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抽真空气管对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使模具型腔内保持负压;
b)聚氨酯原料通过注料机构注入模具型腔内进行发泡成型;
c)发泡完成后再次通过抽真空气管对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使模具型腔内保持负压的抽真空操作时间为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负压发泡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发泡完成后的抽真空操作时间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未经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76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片用石英舟碎片检测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预制件的浇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