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管道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7271.0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水;苏科源;帅学超;程智鑫;王欣杰;王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0;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管道 检测 机器人 | ||
1.一种履带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01)、抬升机构、行走机构、变位机构和检测机构(500);
主壳体(10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对应的行走机构,主壳体(101)内部安装有变位机构,行走机构与变位机构连接,主壳体(101)上安装有抬升机构和检测机构(500),检测机构(500)安装在抬升机构中部;机器人设置在管道内,变位机构的启动,从而驱动主壳体(101)两侧的行走机构绕着机器人的中心线进行同步周向旋转,使得主壳体(101)两侧的行走机构的底部与不同管道内壁贴合;抬升机构的启动,使得抬升机构的上部也与管道内壁贴合,检测机构(500)用于管道的检测;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一丝杠支架(103)、第一电机支架(106)、上履带组(201)、抬升长杆(202)、抬升主动杆(203)、抬升电机(204)、抬升丝杠(205)、丝杠螺母(206)、第一螺母连接件(207)和滑轨杆(208);
抬升机构对称布置,主壳体(101)上表面的每侧均设置有两根抬升长杆(202),主壳体(101)上表面每侧的两根抬升长杆(202)的一端均活动安装在主壳体(101)的上表面,主壳体(101)上表面每侧的两根抬升长杆(20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上履带组(201)对应的一侧面活动连接,主壳体(101)上表面两侧的四根抬升长杆(202)的中部分别与检测机构(500)的两侧面活动连接,主壳体(101)上表面的中间开有检测机构调整槽,检测机构(500)的侧面与抬升主动杆(203)的一端活动连接,抬升主动杆(203)的另一端穿过主壳体(101)上表面的检测机构调整槽后安装在滑轨杆(208)端部;
主壳体(101)上表面两侧靠近机器人后端的一根抬升长杆(202)的中部分别与两根抬升主动杆(203)的一端活动连接,主壳体(101)上表面的检测机构调整槽的两侧还分别开有主动杆滑动槽,两根抬升主动杆(20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主动杆滑动槽后与滑轨杆(208)的两端活动连接,抬升主动杆(203)在主动杆滑动槽中进行运动;
主壳体(101)的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架(106)和第一丝杠支架(103),第一电机支架(106)中固定安装有抬升电机(204),第一丝杠支架(103)中固定安装有抬升丝杠(205),抬升电机(204)的输出轴与抬升丝杠(205)同轴固定连接,抬升丝杠(205)中同轴套装丝杠螺母(206),丝杠螺母(206)沿着抬升丝杠(205)进行滑动,两个主动杆滑动槽之间下方的主壳体(10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丝杠螺母(206),抬升主动杆(203)在主动杆滑动槽中的运动方向与丝杠螺母(206)的滑动方向平行,丝杠螺母(206)通过第一螺母连接件(207)与滑轨杆(208)的中部连接;
抬升电机(204)的驱动带动抬升丝杠(205)转动,从而带动丝杠螺母(206)沿着抬升丝杠(205)进行滑动,使得与滑轨杆(208)相连的抬升主动杆(203)在主动杆滑动槽中进行滑动,从而带动各根抬升长杆(202)绕着自身与主壳体(101)上表面相连的端部进行旋转,最终实现抬升或者下降;
所述主壳体(101)两侧的行走机构结构相同,包括两块履带侧板(302)、履带主动轮(303)、履带从动轮(304)、履带支重轮(305)、履带(306)、履带电机(307)、第二连接件(308)、第三电机支架(309)、传动轴(310)、第一斜齿轮(311)、第二斜齿轮(312)、第一齿轮(313)、第二齿轮(314)和第一连接件(102);
两块履带侧板(302)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履带主动轮(303),两块上履带侧板(2012)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有履带从动轮(304),履带主动轮(303)和履带从动轮(304)外套装有履带(306),履带主动轮(303)和履带从动轮(304)之间通过履带(306)进行传动;
其中一块履带侧板(302)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支架(309),第三电机支架(309)上固定安装有履带电机(307),履带电机(307)的输出轴与第一斜齿轮(311)同轴固定连接,靠近履带主动轮(303)的两块履带侧板(302)之间固定安装有传动轴(310),传动轴(310)上同轴活动安装有第二斜齿轮(312)和第一齿轮(313),第二斜齿轮(312)和第一齿轮(313)的非齿轮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311)与第二斜齿轮(312)啮合形成双斜齿轮副,履带主动轮(303)的内侧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14),第一齿轮(313)和第二齿轮(314)啮合形成双齿轮副,履带电机(307)的驱动,带动双斜齿轮副后进行带动双齿轮副后,最终通过履带主动轮(303)驱动履带(306)进行传动;两块履带侧板(302)的中部之间安装有两个履带支重轮(305),用于支撑整个机器人,且两个履带支重轮(305)间距小于机器人长度,便于利用履带差速机器人转向;
靠近主壳体(101)的一块履带侧板(302)外侧面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102)和第二连接件(308)与主壳体(101)一侧面的两端铰接,两端的第一连接件(102)和第二连接件(308)之间的靠近主壳体(101)的一块履带侧板(302)外侧面还与变位机构连接;
所述变位机构包括第三连接件(401)、履带连杆(403)、变位连杆(404)、变位丝杠(405)、变位丝杠螺母(406)、第二螺母连接件(407)、变位电机(408)、第二丝杠支架(105)和第二电机支架(107);
主壳体(101)的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杠支架(105)和第二电机支架(107),第二丝杠支架(105)中固定安装有变位丝杠(405),第二电机支架(107)中固定安装有变位电机(408),变位电机(408)的输出轴与变位丝杠(405)的同轴固定连接,变位丝杠(405)的中部同轴套有变位丝杠螺母(406),变位丝杠螺母(406)与第二螺母连接件(407)固定连接,第二螺母连接件(407)的两侧分别与两根变位连杆(404)的一端铰接,两根变位连杆(404)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履带连杆(403)的一端铰接,两根履带连杆(40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主壳体(101)的两侧面后通过对应的第三连接件(401)与两侧行走机构的侧面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72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