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桩抗压、抗拔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8679.1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郭家;谢乐乐;牟宝磊;陈炳帆;李晓思;刘彤;李聚强;严军;郑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34;E02D5/74;E02D5/5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筋混凝土 抗压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桩抗压、抗拔试验装置,采用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和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通过将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固定于待测试验桩上端,在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上端设置与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上端间隔设置的第一钢梁,在第一钢梁上端设置第二横梁,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固定于钢梁上端,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上端设有与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上端间隔设置的第三钢梁,第三钢梁上端设有锚拔板,锚拔板通过锚筋与待测试验桩连接,利用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和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分别实现抗压、抗拔,两者之间没有干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抗压、抗拔试验的测试,大大简化了实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方法涉及到钢筋混凝土桩的现场压、拔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桩抗压、抗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桩基础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房屋的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桥梁、边坡等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础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注定会使桩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荷载,研究和试验最多的是桩基础承受竖向压力问题,但实际工程中存在桩基础同时承受拉、压荷载的情况,比如地下水周期变化条件下,桩基础即受到上部结构压力也受到地下水变化产生的浮力,所以研究桩在压力、拉力,甚至是拉压循环作用下桩基础的工作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桩基础现场试验中,采用的方法是参照规范的抗压试验方法和抗拔试验方法单独完成,即抗压试验做完之后需要拆除桩周围反力系统,重新搭建之后进行抗拔试验,该做法不仅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导致试验时间过长,且无法满足压拔循环的实践要求。因此,为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提高试验效率,需要解决的就是优化试验方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桩抗压、抗拔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利用同一套装置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加压力和拉力,试验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装置,一次安装后能够顺利完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压、拔循环试验,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
本发明采用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桩抗压、抗拔试验装置,包括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和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固定于待测试验桩上端,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上端设置有与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上端间隔设置的第一钢梁,第一钢梁两端通过支柱固定,第一钢梁上端设置有第二横梁,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固定于钢梁上端,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上端设有与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上端间隔设置的第三钢梁,第三钢梁上端设有锚拔板,锚拔板通过锚筋与待测试验桩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钢梁两端通过混凝土支撑块固定安装;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两侧下端各设置一个锚拔筒,锚拔筒下端置于凿平的锚桩桩顶平面上,锚拔筒上端平放钢梁,起到支撑钢梁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钢梁通过锚拔筒固定于锚桩的钢筋内部。
进一步的,锚桩通过锚筋连接有锚拔板,设置于锚桩与锚拔板之间。
进一步的,锚拔板下端与第三钢梁上端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施加竖向压力千斤顶和施加竖向上拔力千斤顶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钢梁和第二横梁垂直设置,第二横梁和第三钢梁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锚拔板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锚筋的一端埋设于待测试验桩上端,锚筋的另一端至于锚拔板的连接孔内通过螺母紧固。
进一步的,第一钢梁和第二横梁间隔设置,第一钢梁和第二钢在俯视图下正交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