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4111.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安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06 | 分类号: | E05B7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隐藏 式外开 操作 手柄 装配 定位 系统 | ||
1.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包括车门外钣金(1)和设置在车门外钣金(1)的安装腔内的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总成(2),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总成(2),包括手柄盖(21)、手柄骨架(22)和手柄底座总成(23),其特征在于:
A、在汽车车身Z向:在手柄盖(21)的上、下侧面,分别设置若干个手柄盖Z向上凸台(11)和手柄盖Z向下凸台(12),在手柄骨架总成(22)的上、下侧面,分别设置若干个骨架Z向上凹槽(31)和骨架Z向下凹槽(32),手柄盖Z向上凸台(11)配合插入骨架Z向上凹槽(31)内,两者之间在与高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手柄盖Z向下凸台(12)配合插入骨架Z向下凹槽(32)内,两者之间在与高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
B、在汽车车身X向:在手柄盖(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若干个手柄盖X向左凸台(13)和手柄盖X向右凸台(14),在手柄骨架总成(2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若干个骨架X向左凹槽(33)和骨架X向右凹槽(34),手柄盖X向左凸台(13)配合插入骨架X向左凹槽(33)内,两者之间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手柄盖X向右凸台(14)配合插入骨架X向右凹槽(34)内,两者之间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
C、在汽车车身Y向:手柄盖(21)为翻边结构,扣合在手柄底座(22)上;在手柄盖(21)的内端,分别设置若干个手柄盖Y向上部凸台(15)和手柄盖Y向下部凸台(16),在手柄底座(22)的内端,分别对应设置若干个骨架Y向上部凹槽(35)和骨架Y向下部凹槽(36);手柄盖Y向上部凸台(15)配合插入骨架Y向上部凹槽(35)内,两者之间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手柄盖Y向下部凸台(16)配合插入骨架骨架Y向下部凹槽(36)内,两者之间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撑点,为凸台状,凸台的面积在5-1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定位支撑点的距离在30—1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骨架(22上)侧,与手柄底座总成(23)对应配合的与高度方向垂直的侧面上,设置若干个骨架Z向上定位台(37);在手柄骨架(22)下侧,与手柄底座总成(23)对应配合的与高度方向垂直的侧面上,设置若干个骨架Z向下定位台(38);手柄骨架(22)的上、下侧,分别通过骨架Z向上定位台(37)、骨架Z向下定位台(38)与手柄底座总成(23)接触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手柄底座总成(23)上侧,即与高度方向相垂直方向的侧面,对应车门外钣金(1)的上侧面,设置底座Z向上定位台(39);在手柄底座总成(23)下侧,即与高度方向相垂直方向的侧面,对应车门外钣金(1)的下侧面,设置底座Z向下定位台(40);通过底座Z向上定位台(39)、底座Z向下定位台(40)分别与车门外钣金(1)对应侧面进行配合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手柄底座总成(23)周侧,即与车身宽度方向垂直方向的侧面上,对应车门外钣金(1)的侧面,设置若干个底座Y向定位台(41),装配时通过每个底座Y向定位台(41)与车门外钣金1的侧面对应,进行配合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手柄盖(21)的上方设置Z1、Z2、Z3、Z4、Z5五个定位支撑点进行定位支撑,下方设置Z6、Z7、Z8、Z9、Z10 五个定位支撑点进行定位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41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