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434.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镜;郑永标;谢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山河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8 | 分类号: | C07C69/738;C07C67/48;C07C67/56;C12P7/62;C12P7/649;A61P35/00;C12R1/365 |
代理公司: | 泉州凯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6 | 代理人: | 杨雪冰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霉菌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该霉菌酸类化合物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霉菌酸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霉菌酸是α-烷基β-羟基的高级支链脂肪酸。最初是由安得松(R.J.Anderson)等从人结核菌中分离出来的。霉菌酸的化学结构复杂,根据碳数和基团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①胆碱型霉菌酸:R=CH3(CH2)14,R′=C14H29;胆碱型霉菌烯酸:R=CH3(CH2)5CH=CH(CH2)7,R′=C14H29;②诺卡氏菌中来源的霉菌酸碳数有50个;③分枝杆菌中来源的霉菌酸碳数有80个。
据报道,霉菌酸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霉菌酸与细胞壁紧密结合,且极性较小,目前采用的提取纯化方法是先将细胞壁降解,通常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进行处理,接着采用正己烷、石油醚等低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再用正相硅胶层析、薄层层析来制备。但已报道的方法,较难纯化结构类似的霉菌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红色诺卡氏放线菌(Nocardia rubra)活化后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结束后,用离心法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获得菌丝体;其中,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按重量比为:马铃薯16-25%,葡萄糖1.5-2.5%,余量为水;培养条件为:pH自然,0.1Mpa、121℃灭菌30min,置于25-28℃,180-230r/min恒温摇床中培养10-15天;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菌丝体,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50-100℃下水浴4-24h,用等体积的水和二氯甲烷萃取1-3次,二氯甲烷相浓缩,获得有机粗提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有机粗提物,采用反相硅胶柱层析,用甲醇/丙酮:水梯度(0%-100%:100%-0%)洗脱,流速控制5-30mL/min,分部收集,每份浓缩后进行薄层层析分析,用碘和硫酸等显色剂观察,根据Rf值和显色情况合并目标组分,并浓缩得到含有目标成分的组分;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用甲醇、丙酮、氯仿为洗脱剂,控制流速5-30s/滴,分部收集,每份收集3-10ml,进行薄层层析分析,用碘和硫酸等显色剂观察,根据Rf值和显色情况合并目标组分;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组分,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比为500-10:10-1为梯度洗脱剂,分部收集,每份收集3-10ml,进行薄层层析分析,用碘和硫酸等显色剂观察,根据Rf值和显色情况合并,得到所述的霉菌酸类化合物。看,
优选的,步骤三中,薄层层析时,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10-30:1-5。
优选的,步骤四中,薄层层析时,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10-30:1-5。
优选的,步骤五中,薄层层析时,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10-30:1-5。
优选的,步骤四中,凝胶柱为Sephadex LH-20凝胶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山河药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山河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