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螺栓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5163.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昭伍亿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28;C22C38/32;C22C33/04;B21B1/46;C21D9/00;C21D1/18;F16B35/00;B21H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螺栓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耐高温螺栓,其特征在于,制作耐高温螺栓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15-0.18%的C、0.30-0.32%的Si、1.40-1.42%的Mn、0.01%或更少且不包括0%的P、0.002%或更少且不包括0%的S、0.50-0.52%的Cr、0.30-0.32%的Mo、0.20-0.22%的V、0.012-0.015%的Ti、0.010-0.012%的B,还包括余量的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耐高温螺栓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钢坯:所述钢坯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15-0.18%的C、0.30-0.32%的Si、1.40-1.42%的Mn、0.01%或更少且不包括0%的P、0.002%或更少且不包括0%的S、0.50-0.52%的Cr、0.30-0.32%的Mo、0.20-0.22%的V、0.012-0.015%的Ti、0.010-0.012%的B,还包括余量的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按照上述配方,经转炉冶炼、LHF、真空处理、连铸、铸坯缓冷、铸坯加热得到钢坯;所述转炉冶炼的出钢温度设置在1680-1700℃,并且根据铁水成分温度进行合金微调和升温脱硫处理;所述真空处理的时间为20-30min;所述连铸采用长久水保护浇铸并且Ar封,所述连铸的浇铸过程按照温度、拉速匹配操作,目标过热控制在5-10℃;所述铸坯缓冷是连铸的浇铸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轧制、冷却、淬火、回火:对上述钢坯依次进行轧制、冷却、淬火、回火处理;其中,轧制后直接淬火冷却至室温,冷却速度设置为40-60℃/s;所述淬火的温度设置为920-930℃,保温时间设置为25-35min;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设置为220-240℃,保温时间设置为45-60min;
(3)冷镦成型:根据客户要求制作螺栓的冷镦模具,将上述钢坯通过冷镦模具初步成型,得到螺栓主体;
(4)螺纹成型:通过往复式辗牙机,将螺栓主体料杆的螺纹辗制成型;
(5)热处理:对上述螺栓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栓的螺纹端加热至580-620℃,保温20-30min,然后以80-9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60-880℃,保温30-40min;保温结束后,将螺栓放入淬火炉内进行第一次淬火,然后以220-23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50-1180℃,保温1-2h,随炉冷却,冷却速度为120-150℃/h,冷却至620-640℃后,保温4-6h,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次淬火;将热处理后的螺栓进行渗碳处理,热处理,渗碳处理后的螺栓的头部和光杆部分进行抛光,得到螺栓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螺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钢坯时,钢坯的厚度为10-15mm;所述轧制依次分为奥氏体再结晶区阶段、奥氏体未再结晶区阶段;先进行奥氏体再结晶区阶段,所述奥氏体再结晶区阶段的轧制温度设置在1100-1160℃,在进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阶段,奥氏体未再结晶区阶段的开轧温度设置在950-980℃、终轧温度设置在850-8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昭伍亿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昭伍亿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1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能整排进料出料猴魁捏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