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控氧焙烧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34233.3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里;郭晓琛;贺誉清;梁雪飞;朱小龙;卢效勤;吴俊杰;郭若冰;杨智翔;卫鹏;袁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炬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18 | 分类号: | B01J21/18;B01J32/00;B01J37/0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 地址: | 043300 山西省运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载体 催化剂 焙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控氧焙烧装置,回转窑的出料端设置有向回转窑内输入氮气的环形管和若干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为直管件,环形管为圆环形管件,环形管圆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开孔方向与回转窑窑线平行的气孔,回转窑的出料端的下料口处设置至少两根用于向物料出口喷射氮气的喷气管。本发明为回转窑提供了氮气保护,使回转窑在低氧气浓度或无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从而避免含活性炭载体或催化剂在高温下起火燃烧;同时,通过在调整引风机频率及氮气进气量,使进料端稳定微正压1~8Pa,出料端保持微负压‑1~‑5 Pa,避免氧气从进料端进入回转窑,在下料口处喷射氮气,防止氧气从出料端进入回转窑,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控氧焙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的吸水率较高,作为催化剂载体时需要在干燥后充分焙烧以除掉水分,一方面使前驱体分解成活性相即活化,另一方面加强活性相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可让活性相更加均匀的附着在载体表面。
在焙烧含活性炭载体及含活性炭载体的载体过程中,如果温度超过一定范围(例如400℃),极易出现载体或催化剂燃烧报废现象。目前,在实验室通常采用通入惰性气体的方法使焙烧在无氧或低氧的气氛中进行,防止活性炭载体燃烧。但是,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大型焙烧设备时,一方面,焙烧设备具有较大的进料口、出料口以及与外界相通的附属设备,很难达到无氧或低氧的要求,且焙烧设备内部的惰性气体分布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燃烧起火的现象;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空气进入焙烧设备,焙烧设备通常无法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含活性炭的载体及催化剂起火燃烧并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从而提供一种含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控氧焙烧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的控氧焙烧装置,包括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回转窑从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为预热段、焙烧段和冷却段,回转窑的进料端通过排气管连接收尘器入口端;
出料端设置有向回转窑内输入氮气的环形管和若干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为直管件,分布管一端贯穿出料端并延伸至焙烧段,分布管另一端连接氮气源;所述环形管为圆环形管件,环形管圆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开孔方向与回转窑窑线平行的气孔,环形管同轴固定于回转窑内部靠近出料端的位置,环形管另一端连接氮气源;
所述回转窑的出料端的下料口处设置至少两根用于向物料出口喷射氮气的喷气管;
所述回转窑窑体通过管道连接脱硝塔入口端,所述收尘器的气体出口端连接脱硝塔入口端管道,脱硝塔出口端与引风机连接,收尘器的收尘脉冲用风为氮气。
进一步地,收尘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向收尘器内喷入氮气的液氮管。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下料口出设置有冷却篦板,所述冷却篦板内部形成水冷通道,水冷通道两端连接冷却水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地,回转窑的出料端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分布管和环形管均固定于出料端的封堵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出料端的封堵板上设置有与回转窑内部相通的第一测压管,第一测压管外端口连接测压计。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出料端的封堵板上设置有补偿导线,补偿导线一端进入回转窑内部与回转窑中部的温度探头相连,补偿导线另一端连接温度显示表。
进一步地,回转窑的进料端设置有封堵板,回转窑的进料端封堵板上设置有与回转窑内部相通的第二测压管,第二测压管的外端口连接微压表。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进料端的排气管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排风量的插板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炬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炬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4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总线的码分多址编码方法
- 下一篇: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