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串联补偿的升降压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4681.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清波;徐林;周诗颖;杨文铁;江伟斌;耿攀;张平;左超;王作帅;余定峰;王建勋;杨帅;郑攀峰;肖涵琛;周彤;陈盟;陈志伟;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335;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联 补偿 升降 充电 装置 | ||
1.一种基于串联补偿的升降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充电装置适用于对蓄电池进行高压大功率充电,所述升降压充电装置包括: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单元以及升降压控制单元;
所述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单元中设置有变压器Tr1、开关管T9以及开关管T10,所述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入电源V1,
所述变压器Tr1的原边设置于所述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变压器Tr1的副边同名端通过所述开关管T9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的一端输入端,
所述变压器Tr1的副边非同名端通过所述开关管T10连接于所述开关管T9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一端输入端之间,
所述变压器Tr1的副边中心抽头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的另一端输入端;
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待充电蓄电池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串联补偿的升降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T5、开关管T6、开关管T7以及开关管T8;
所述开关管T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关管T6的集电极、所述开关管T9的集电极以及所述开关管T10的集电极,所述开关管T5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T7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T5的发射极还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的一端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T6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T8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T6的发射极还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的另一端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T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关管T8的发射极以及所述变压器Tr1副边中心抽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串联补偿的升降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当判定所述待充电蓄电池组的电压Vbat小于所述输入电源V1时,将所述开关管T5和所述开关管T8置为导通状态,并将所述开关管T6和所述开关管T7置为关断状态;
所述开关管T9和所述开关管T10被配置为:
当判定所述变压器Tr1的副边同名端为正电压时,所述开关管T9被配置为导通状态,所述开关管T10被配置为关断状态,
当判定所述变压器Tr1的副边同名端为负电压时,所述开关管T9被配置为关断状态,所述开关管T10被配置为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升降压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蓄电池组进行降压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串联补偿的升降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
当判定所述待充电蓄电池组的电压Vbat大于或等于所述输入电源V1时,将所述开关管T5和所述开关管T8置为关断状态,并将所述开关管T6和所述开关管T7置为导通状态;
所述开关管T9和所述开关管T10被配置为关断状态,以使所述升降压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蓄电池组进行升压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6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